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连续十二天,李隆基都没有主持朝会,各类事务都是在中书门下,总断处理。

    但是今天,他来了。

    因为王忠嗣还是没有走,而李隆基今天,将亲自赶人。

    李适之这位御史台大夫,眼下也坐在宣政殿内,平时的生活虽放荡张扬,但是当他穿上这身紫色朝服之后,还是极具气势的。

    做为御史台的领头人,他必须有这个气势。

    王忠嗣不顾幕僚的劝说,还是执意要留下,他认为太子眼下暂时落在下风,需要扳回一局,两派势力因为这十万贯,已经纠缠许久,是时候硬拼一场了。

    十万贯,不多,它就安静的存放在那里,但你要是拿这十万贯做文章,那事情可就大了。

    “右相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

    王忠嗣率先开火:

    “朝廷历来的军费开支,都是户部每年最重要的一项预算,朔方去年的开支,籴米粟八十万石,给衣二十万匹,钱五十万贯,那么三年前呢?是籴米粟一百二十万石,给衣五十万匹,钱七十五万贯,我想问问右相,朔方如此重地,军饷怎么一年比一年少了?”

    礼部侍郎姚弈,第一个冒头,反驳道:

    “关于这一点,大将军要问一问户部,而不是右相,不过呢,我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边境藩镇,每年缴纳的赋税,朝廷规定三成留州,以供军镇,如果留州少了,说明赋税也少了。”

    户部侍郎张均,闻言冷哼道:

    “这么说,姚侍郎是在责备我们户部,征税不利?藩镇的赋税,可不归我们管,朔方近年来并无灾害,我也不知道这赋税去哪了。”

    说罢,张均斜着眼看向了新任卫尉寺卿,韦光乘。

    姚弈和张均,都是宰相之子,姚崇和张说的儿子,不过两人现在是站在对立面,一個依附李林甫,一个亲近东宫。

    韦光乘身子一抖,心知终究还是躲不过去,我一个副使,身上的担子也太重了,你们全特么揪着我不放啊。

    面对圣人询问的目光,韦光乘起身道:

    “回禀圣人,朔方连年用兵,兵员消耗颇巨,而新征之募兵,按律,应给田地屋宅,务加优恤,戍卫番上时,还应供应口粮,单是去年,便新增募丁六百三十五人,前年四百五十一人.......”

    说罢,韦光乘苦着脸道:“臣知朔方艰难,所以返京之后,才会奏请圣人,为朔方调拨十万贯,以补军需。”

    十万贯,是他起的头,但不是他的本意,而是李隆基暗中交代的。

    韦光乘现在也很迷糊,既然圣人当初有这个意愿,为什么现在又迟迟不肯点头呢?

    您要是点头,中书门下也不敢不拨啊?

    正因韦光乘看不清楚形势,才会躲在家里这么久不敢露面,如今实在是没办法,中书省催了他好几次了。

    兵部侍郎,前宰相张说次子,当朝驸马张洎闻言皱眉道:

    “这么说,还委屈你了?连年用兵,缴获呢?只提损耗,不提缴获?兵部这边并无有关备档,难不成你一直在吃败仗?”

    李隆基最听不得的,就是战败这两字,闻言,也是装模作样的显现出一丝怒气。

    韦光乘嘴角一抽,反驳道:

    “我奉圣人之命,镇抚朔方,主管军事、防御外敌,朔方的事情,我都一一详尽的上报中书门下,如果你不知道,那只能说明伱不够资格知道。”

    张洎也不生气,笑了笑看向左相牛仙客:

    “那么左相一定是知道的了?”

    在这座朝堂,正五品以上的官员,没有谁怕谁一说,利益一致,就对你客气一点,有利益冲突,不好意思,宰相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