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去呗。
你黄歇黄大人不是厉害吗?
不是能越过我们,以封地之名行强国之实吗?
不是和王上说我们阻碍了楚国发展吗?
那这么重要的事你还找我们这些腐朽贵族做甚啊?你自己就办了呗。
黄歇一个头两个大。
晓之以情。
楚国贵族和他没情面。
动之以理。
说秦国势大对楚国是极大威胁,不要忘了当初白起攻陷了旧都。
楚国贵族不以为然。
新郢歌舞升平,他们日日笙歌、快活自在,哪来的秦军?危言耸听!
诱之以利。
可以让出朝中左尹、右尹、司徒、司败……共七个官职,由贵族子弟担任。
楚国官职名称别树一帜,和列国不类。
黄歇让出的这七个官职,等同于其他国家的九卿,不可谓没有诚意。
以屈、景、昭三大贵族为首的楚国贵族依旧不干。
把黄歇这个非楚国贵族出身的贱民弄下去,楚国所有官职都是他们楚国贵族的。
黄歇好心让利。
但在楚国贵族看来,黄歇是抢走了本就该是他们的官职,甩回来和他们做交易。
一个贱民,真以为王上支持就能翻了天了?
黄歇无可奈何。
他手下不是没人,但赵、韩、魏、燕不信任。
你黄歇手下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四国凭什么将自己的军队交予你手下指挥?
你黄歇当伐秦是小孩子过家家呢?
让你那个除了你没人知道的门客当将军,和让韩国出人有什么区别吗?
投了得了!
事情到这里,黄歇被逼入了死胡同。
楚国能让四国放心的将,全都是贵族,无一例外。
楚国不是秦国,将能从底层爬上来。
楚国的将,从出生那一刻就定好了。
王侯将相,皆有种也。
掌控楚国、位高权重的黄歇。
内政一言定之,外战求大父告大母也不好使。
因为此事,黄歇对太子犹更热切了。
太子犹是他的种。
他的种要为楚王。
到时候把这些贵族全都处理了!
他带着对楚国贵族的恨意去找楚王元,请楚王元强令楚国贵族出人。
戴绿帽而不自知,沉迷于给黄歇带娃的楚王元婉言拒绝了心腹。
楚王元嘴上说自己说话也不好使,实则是根本不想说这句话。
这事是楚国贵族对黄歇的一个反击。
他作为楚王,喜见乐之,哪里会阻止呢?
黄歇、楚国贵族对立,针锋相对,楚王元才能安心带娃。
齐国原王室吕氏,用血淋淋的教训,告诉了楚王元一家独大的结果。
楚王元、黄歇君臣相商三点,意见终于达成一致——还是请赵国派人。
点名,廉颇。
这问题在四国转了一圈,最终还是回到了赵国。
赵王丹自然是没有不愿之理。
秦军现在还在赵地驻扎呢。
联军主将是不是赵将,都不耽误秦国伐赵。
燕王喜不愿,凭什么燕军要让赵将领啊?
但在楚、韩、赵、魏,四国都同意的情况下,燕王喜也只能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