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酒壶,给贾诩慢慢的倒上了一樽酒,之后才给自己倒上了一樽酒。

    “腊月烧酒,孤都想要对酒当歌了。”

    贾诩接过酒樽,脸上亦是充斥着笑靥。

    “以大王之才,一篇美赋不过是手到擒来尔!”

    曹操轻轻的舔了一口烧酒,脸色也变得有些通红起来了。

    “我等可是有多年未曾如此一起饮酒了。”

    贾诩轻轻的喝了一口酒,心中也是有些感慨。

    “是啊,有好多年了。”

    贾诩与曹操的相识是在董卓时期的,当时曹操为了接近董卓,与西凉军的很多人都关系不错,贾诩亦是如此。

    因此也一起喝过酒。

    曹操看了贾诩一眼,眼中却是有一种特别的意味。

    说起来,他与贾诩之间,不仅有情,还有仇。

    宛城之战,恶来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都是死在宛城了,而在后面的幕后真凶之一,便有贾诩。

    至于另外一个主谋,早就被曹操找个借口杀了。

    当然这个借口是借助曹丕的手的,曹丕的几句恐吓,直接让张绣吓得自戕,省去了曹操的很多麻烦。

    真凶之一的张绣早就死了,另外一位主谋贾诩却是活得好好的。

    贾诩没有被打击报复,更没有被杀死。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贾诩的地位与日俱增,逐渐成为曹魏阵营举足轻重的谋士,几能与荀或荀攸叔侄抗衡。

    甚至在魏国最关键的立嗣问题上,曹操别人都不问,偏偏要问这位贾诩的意见。

    贾诩的看法,最终给曹丕、曹植的立嗣问题一锤定音,决定了魏国接下来的政治走向。

    等到曹丕篡汉当上皇帝以后,贾诩被封为太尉,位极人臣。

    这位老人一直活到七十七岁才去世,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与张绣相比较,贾诩的人生可谓是风光无限,当了大官,出了大名,长寿人瑞,而且还得以善终。

    这就很奇怪了,但其实也不奇怪。

    张绣为何要降而复叛。

    三国演义是说曹操带着儿子、侄子和爱将抵达宛城之后,受到了张绣的盛情款待。

    在席间,曹操看到了一个生得极其秀美的女子。

    这个女人是张济的老婆、张绣的婶母,名叫邹氏。

    邹氏的相貌一定很漂亮,否则也不会引起曹操的垂涎。

    当时的曹老板又十分好色,他看到美人当前,竟不顾她孀居寡妇的身份,公然纳为小妾。

    这个举动让张绣大为恼火,自己刚刚投降,曹操就把婶母纳为姬妾,这若是传出去,天下都会以为张绣是卖婶求荣。

    这时候的张绣,心理开始失去平衡。

    于是便有了后面的宛城之战。

    但是这毕竟是三国演义,是演义,是。

    在《三国志·张绣传》里有记载:“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

    这段记录告诉我们两件事。一,张绣叛变的原因,是因为张济的老婆被曹操睡了;第二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先动手的不是张绣,而是曹操。

    也就是说,真正的宛城之战,与我们脑海里想象有所差异。在一般想象中,曹操是抱着邹氏在大营淫乐,完全失去警惕,方被张绣乘虚而入:可实际上,曹操早就有了除掉张绣的计划,都已经打算动手了,可惜被张绣或者贾诩抢先出招,占了先机。

    而所谓的宛城之战,甚至还有夺嫡之争的影子。

    因为死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