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兴,很有一点韵味。草市的占地并不小,路口几个吃食地方,甚至有二层“高楼”。但是武好文等人到来的时候,却处处显得萧条。

    市中没有几处铺子还开着张,贩货的商人全是无精打采的。看见武好文几人,就知道是嵩阳书院的才子,也不上去招呼。因为他们也知道自己贩卖的货物,是才子们看不上的。

    武好文、何栗、秦桧下了马,就在草市中行走。想寻一间还开着张的酒楼吃点东西。走了一会儿,忽听见有人在争执。

    几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间贩卖杂货的铺子前,正有几个挑着担子的农人,在和杂货铺里面的掌柜理论。

    “麻布250文,生丝一缗钱。”掌柜有气无力的说着。

    “什么!”挑着担子的农人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时间又呆住了。

    “去年麻布还是500文一匹,生丝还是一缗300钱一斤的。”

    “前年,大前年还要贵呢!”

    “今年怎么跌得那么厉害?”

    “有什么办法?你们难道不知道江南绢,天津布好像潮水一般涌来?质优耐用,颜色也好看,洗了不易褪色,你们的麻布土丝,卖不上钱了!”

    农人们听了这掌柜的话,个个义愤起来了。

    “又是江南绢,天津布……江南和天津的人怎么那么坏,搞得我们农人没有钱!”

    “布和丝都卖不上钱,怎么完夏税?怎么交免役钱?”

    “还有印子钱呢!别说本,连利息都还不上……”

    “掌柜的,行行好吧,多给一些。”

    有人哀求起来了。

    那掌柜的只是叹息:“如何多给?我们这铺子做得就是农家的小生意,你们赚不到,我们的生意也难做,官府要收的税又不肯减免,生生在贴本啊!和你们说了吧,今年做完,铺子就关张了,我们也去周国混饭吃了。”

    这话大概不是在骗人,看看这处草市就知道了。大部分铺子已经关张了,还开着的也颇是惨淡。

    “关张?”

    “那么明年我们去哪里贩卖麻布、生丝?”

    “去白波镇吧,那里有不少大铺子。”

    “怎么去?白波镇外有税关的……”

    那掌柜的摇摇头,“劝你们一句,还是不要纺纱养蚕了,做点别的吧。你们做不过江南绢、天津布的……人家那边都是大片大片的棉田桑园,城里面有几千家几万家的织户,专门管纺纱织布,还有专门的染坊,还有专门的学院研究布机染料。你们在田间地头种几株麻,插几根桑,靠着女人纺点布,怎么和人家比?”

    几个农人只是哀叹。

    “要是江南绢,天津布进不来就好了。”

    “是啊,我们河南府为什么要用江南和天津的东西?用本地的不好吗?”

    那掌柜的叹气:“由不得我们……这样吧,我给你们的布加十文,生丝加二十文,就当积德行善。如果你们还嫌贵,那就拿回去留着做衣裳吧。也别去白波镇了,不会有好价钱的。”

    哪里都不会有好价钱的!

    几个农人也知道这一点,他们的麻布和绢布本来还可以抵上租税,直接送去给田主。可现在田主家都不要了,人家都穿好看耐用的江南绢、天津布了。

    河南府本地的麻布、生丝,只有农人、佣工还有穷酸的措大还要。

    何栗看着农人们可怜,又想到了自己家乡这两年的状况,叹息着对秦桧说:“会之啊,你们江南的绢可真是比天灾还厉害,不仅搞得河南人没钱赚,连我们四川的蜀锦都不好卖了!”

    秦桧苦笑着:“江宁府的情况也好得有限……江南绢号称‘苏杭绣明月,五州织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