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刘知远现在承认的只有这两个州,或者再确切一点说,刘知远承认的只有曹州。密州……始终还含糊着。

    “刘家,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时机。”赵弘殷叹了口气,“这个机会错失了,不知需要多少年才能弥补过来。二郎,以后你跟随大郎君一定要劝着她一些,这个世道,太讲仁义,却会害了自己。”

    “阿耶?”

    赵弘殷笑了笑:“刘家虽然失去了这次的机会,但大郎君还年轻,她还有的是机会,而以她的经营手段,东山再起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到了那时,你就是她真正的肱股之臣了!”

    “阿耶!”

    “刘家志取天下,以大郎君的手段,就算不能登上那个位置,也足以分疆裂土成为一方诸侯。一路走来,她已经对了太多次,这不见得是个好事。而她这次犯错,现在看来也许不好,可再往后看,却是不见得不好!大郎君是个聪明人,以后必是会知道如何做的。只是她骨子里仁义,却是需要你以后提点她一些了!”赵弘殷看着他,“我赵家既然一路跟随到今天,此时万万没有离开的道理。这一关就算难过,咱们也要过,过去之后必是另一方天地!”

    “是,阿耶!”赵匡胤大声应了一声,脸颊微微有些泛红。大郎君这次错了,那就由他来挡,不仅这一次,以后他也会为大郎君扫平天下!大郎君仁义,他可以辣手!大郎君厚道,他可以无情!他可以成为大郎君手中最锋利的刀,最无情的箭,直到大郎君登上那个位置!

    ……

    刘灿错了,从密州开始露出自己的力量就错,不仅赵弘殷这么想,当刘成、白钱、赵方毅等人得到消息后都这么想,不过他们的想法也同赵弘殷差不多。事实上赵方毅当时同意刘灿称臣,就是想着就算错一次又能如何,不管怎么说,刘家现在都还没有争霸天下的实力,勉强为之不仅耗费了自己的元气,更连累了天下人。

    刘灿这次若对了,那刘家自然一飞冲天,正式成为一方诸侯;若是错了,也不过是耗费了这几年的时光。赵方毅仔细研究过刘知远,知道此人重信义爱面子,早先在做石敬瑭手下大将的时候就不愿拜服契丹人,刘家在这个时候给他面子,他总会顾虑这份情面的,所以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移镇,刘家总是能保全性命的,而只要根基仍在,也不过是从头再来。而这一次,他相信刘灿是绝不会再犯错的。当然,像早先那五年的时光他们不见得能再有了,可其实在他们展示了自己的力量后就没有更好选择了,从苏逢吉那边传来的消息看,刘知远是要试探他们了,就算他们能一拖再拖,又还能如何?难道还能在刘知远攻打杜重威的时候从背后夹击吗?以后刘家还能在天下人面前立足?

    作为武将的赵弘殷是只要能得利,其他都不过是小节,而在赵方毅看来,名声却是非常重要的。杜重威是叛徒是内贼是葬送石晋的罪魁祸首,刘家若和他掺和到一起,哪怕只是暂时的,那名声也臭了,在他看来,不到万不得已,这一步是绝不可取的。当然,杜重威还是败的太快了些。

    赵方毅还有这样的遗憾,就更不要说其他人了,毕竟像赵弘殷这样有眼光的人还是少数的,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刘灿的失败。

    这些年刘灿的声望还是很好的,但总有些人对她不满,总有些人看她不惯,也总有些人盼望她失败,此时她果然犯了错误,这些人不免欢喜鼓舞,虽不敢公开说什么,私下议论的却不少。更有些人茫然无知,听了这议论不免惊慌失措,于是一时间密州竟有些不稳的局面,当然这种不稳只是表现在一些富裕人家的储备以及以及市面不正常的繁荣上,再怎么说,这里也是刘家一手经营出来的,现在又还没真正的起乱,就算心中有些慌,最多也就是持观望状态。不过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有出逃的,有联合的,各种牛鬼蛇神都跳了出来,赵方毅刘成他们也毫不含糊,出来一个打压一个,却是把早先因为忙着稳定局面而忽略的一批人狠狠治理了一番,如此一来,不免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