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经李天宠铁板一块,不给他地方去叮。

    如今若是工部开支募一批兵,这军饷的肥油可就舒舒服服名正言顺落到赵督军嘴巴里了,其他人想沾也沾不了。

    戚继光思索至此,当即问道:“可是杨参议的意思?”

    “也不全是。”杨长帆做了一个含含糊糊的回答。

    “那杨参议觉得该如何实施?”

    “我觉得吧……”杨长帆继而说道,“毕竟是募兵,虽然不是私兵,但总有顾虑,我提是不合适。”

    “那我提?”庞取义问道。

    “也不合适。”杨长帆继而望向戚继光,“该将军提。”

    “如何提?”

    “将军巡查沥海,觉得守备太薄弱了,军器坊重地在此,理应加强防卫,可军饷有限,宁波台州又吃紧,实在不好在向沥海拨兵,想来想去,军器坊也是工部的事情……”

    “明白了。”戚继光会意点头,“我再追递一封文书上去便是。”

    这件事对他而言着实没什么风险与损失,只是将一个顾虑提上去,上面愿意安排就安排,不愿意就算了。

    “哎呀那多谢戚将军了,来来!”杨长帆这才举杯。

    众人纷纷举杯,嘻嘻哈哈应付过去。

    人数和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贪官也并非全无作用,他们通常比清官更大方一些,当然不是对于个人财产大方,是对于国家财产大方。让赵文华拨个几万几十万两,只要他自己有油水,像玩一样。可从海瑞手里,那可是一文钱都榨不到的。

    并不是说这个世界需要贪官,只能说贪官有时也是一件顺手的工具。

    在胡宗宪眼里,更是如此。

    浒墅关九死一生,倭寇终于暂时散了,可无论是自己还是赵文华,面子上都极其难看,解决方法就是包装得好看一些,再把难看的东西堆到别人脑袋上。

    话语权,永远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在这个时代更为重要,因为天下其实就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掌握了在这个人面前的话语权,也就掌握了一切。

    这方面,严党已经做了十几年,必然是老手了。

    此外,那个看上去并没有怎么失败的失败者。不得不面对眼前的失败。

    此番,徐海率倭寇出战东南已是半年有余。倭寇可没有他那么大的雄心壮志,苏杭南京去也没去过,谁惦记它?倭寇惦记的只是钱和货罢了。大明再不堪,相比于鸟不生蛋的九州也是遍地黄金了。浙东苏松绕了一圈,他们早就盆满钵满,到了思乡心切的时候。本来被徐海打了些鸡血,跃跃欲试。但此取浒墅关未果,明军虽然好对付,但数量实在太多,怎么杀都杀不完,外加狼兵时不时跳出来啃一口,他们对苏杭没了祈盼,思乡之情渐浓,九州虽然鸟不生蛋,可老婆孩子毕竟在那里。

    绝大多数倭寇头领,沿路劫掠回到拓林后选择了归航。已经抢够了。

    可徐海,还是没有走。

    这些倭寇还是太不中用了,都是莽夫。

    率倭寇劫掠之前,他都会与头领们商量好战略与分赃。作为领路人,他在拓林得到了他那一份,可他只将其中最好的送给了夫人,让夫人带回九州,自己拿着剩下的钱财留在了拓林。对他来说,还没有完,如果自己没法说服他们。告诉他们苏杭有多么富庶,那么就让他们自己去领略吧。

    他定下了一个比夺浒墅取苏州更加异想天开的计划。

    ……

    胡宗宪与夏正便衣出行,漫步在会稽街头。

    街道整洁,百姓表情欢快。虽然与之前并没那么明显的差异,却也足够见到海瑞治下的效果。不过胡宗宪对海瑞可是一点兴趣也没有,有兴趣的话他早就遣人报信令海瑞出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