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强的文笔虽然不好,但讲故事的能力却非常出众,剧情节奏的发展掌握得非常好。别以为代笔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康剑飞仅仅是列出故事大纲而已,具体怎么写还是需要黄家强来艹作,跟原创其实没多大区别。

    康剑飞说道:“作者方面就联合署名吧,这是我跟家强说好的。”

    徐季新才不管署不署上黄家强的名字,只要有康剑飞这块金字招牌在就行,他点头道:“可以,不过需要再润色一下再连载,这没有问题吧?”

    有才的许多都有怪老病,比如倪框写不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而且还不准别人修改他的稿子,除非是错别字才能矫正。

    黄家强对这方面没什么要求,徐季新一问他就答应下来,只要《东方曰报》不改动剧情,文字方面随便怎么折腾。

    徐季新收起稿子,终于舒了口气说:“这书拖了八个月,总算可以给读者一个交代了。”

    黄家强突然想起笔名的问题,他说道:“徐总编,我的名字就署黄易吧,就是《易经》那个易。”

    康剑飞没想到黄易这个笔名居然提前问世,不过想想黄家强在大学本来就是专攻国画,对于易理玄学一直在研究,取出跟《易经》有关的笔名也在情理之中。

    ……

    《东方曰报》的动作很快,在第二天的副刊头版上就用大字弄出个标题:一代名家康剑飞新书倒计时——仅剩8天!

    之所以没有马上连载,是因为此时有另外一部占着版面,《东方曰报》已经要求那位倒霉作者尽快收尾,要赶在康剑飞的连载前结束。

    除此之外,用倒计时的方式打广告,会让康剑飞的新书得到极大的关注度。

    油麻地一家茶餐厅,一个年轻人要了份早餐,拿起桌上的报纸就看起来。几分钟之后,那年轻人突然“噗”的一声将嘴里的叉烧包喷出来,然后捂着胸口咳嗽。

    “扑街啦!”做年轻人对面的老头被喷了一脸的叉烧,猛拍桌子大骂,似乎年轻人不给个解释()他就要提刀砍人。

    老板见情况不对,连忙跑过来问道:“明仔,你怎么了?”

    那个叫明仔的年轻人终于把气理顺,指着报纸说:“康剑飞要出新书了!”

    “你说谁要出新书?”老板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

    “就是写《飘渺之旅》那个康剑飞啦!”明仔指着《东方曰报》的副刊说,“看到没有,康剑飞新书倒计时,还剩8天就要连载了。”

    老板先是一喜,就着又骂道:“那也是个死扑街,一本书拖了七八个月,一点信誉都没有。”

    明仔笑道:“根叔就你别骂了,康剑飞现在有的是钱,邻街那家大戏院就是他的。人家现在拍一部电影就赚一两千万,哪还有时间写?跳票总比封笔强,金镛就是赚够了钱直接封笔的。”

    “那倒也是,金镛要是不封笔该多好。”老板叹气道,他也是狂热的武侠爱好者,平时店里没事就靠打发时间。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直接把被喷了满脸沙包的老伯给遗忘,后者只能恶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擦掉脸上的东西继续吃早餐。

    同样的一幕在香港各个地方上演,在武侠已经式微衰落的80年代,仍旧有着无数的忠实迷。只不过这些人的口味被金镛养刁了,普通的很难入他们法眼,现如今香港最受欢迎的作者只剩下三个,分别是倪框、温瑞安和康剑飞。

    其中只有温瑞安才是专写武侠,倪框的法宝是《卫斯理》科幻系列,而康剑飞更是弄出《飘渺之旅》这样的修真。

    好多忠实读者就等着康剑飞出新书,现在新书倒计时的消息一传出,顿时让这些人奔走相告。

    “忠哥,康剑飞要出新书了,还有一个星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