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

    那个地方据说是深山深处,而且是属于前朝的。

    当时的那位农桑司丞曾经感慨,说那个前朝的洞库离得太远,搬运要走好远的距离,实在是不方便。

    当时的那位老农桑司丞也曾经提前。那个洞库其实最开始并没有那么荒僻,至少在前朝的时候应该不是那么偏僻的。

    只是随着沧海桑田、陆地变化,战争混乱,王朝更迭,才看起来位置这么偏僻。

    毕竟,琅琊城也是在一片荒芜的平原上新建起来的。

    当时的那位老农桑司丞感慨说,将来一定要另外弄个府库,最好离琅琊城近一点,这样也方便一些。

    哪想到,当时的那位老农桑司丞年岁太高,说完这些没多久,什么都没交待清楚,就一命呜呼。

    这情况倒是和杨纪之前的那位陈大人一模一样。

    老农桑司丞一死,所有关于那个农桑古库,以及曾经从农桑古库中搬出来的那些大型的前朝农具居然全部消失了。

    从那以后再没有人知道那个农桑古库在哪里,在深山中的哪个位置?

    好好的一个地方就这么没了!

    按照琅琊郡农桑司代代相传的说法,那个古库里其实是有不少的好东西。最开始的时候,甚至还种过那种抗旱高产的异谷。

    只是因为之前战争的原因,前朝的农桑古库里的异谷种子也不多。所以每次种完之后,异谷种子都会收上来。

    谁想到,只不过种了几次,就这么没了。

    而除了农桑司内部,琅琊郡里的百姓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种过那种特殊的异谷。

    老农桑司丞在书里提到,这个故事是他听上代的农桑司丞亲口说的,而上代的农桑司丞又是听上代农桑司丞说的……,每一代都是如此传下来。几乎成了农桑司丞交接传承的惯例!

    消息虽然无法考证,但应该是真的,至少每一代的老农桑司丞相信是真的,否则不会一代代的传下来。

    老农桑司丞说到最后,在书里唏嘘不已。

    杨纪左掌托着书本,看完这一页,抬起头来,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感觉。

    “这本书恐怕就是一切的源头,上任的陈司丞恐怕就是因为这个,才孜孜不倦,花费了一辈子的时间来追寻这个梦。”

    杨纪心中感慨道。

    手掌轻轻的从书页上拂过,那书里的故事也似乎散发出一种味道,钻进鼻中。杨纪的目光穿透了无尽的时间,仿佛看到了无数个日日夜夜,老司丞一个人孤独的站在书架上,点着油灯,一遍遍的翻看着这本书,在无数次自己快要退缩的时候,鼓舞自己,从中汲取前进的动力!

    杨纪长长的叹息一声,说不出心中什么感觉,翻开了书藉,翻向了第24页。

    “嗯?”

    杨纪眉头皱了一眼,目光随着书藉里掉出来的一样东西落向了地面。那是一张书页,纸张的书页枯黄枯黄,比杨纪手中的书本仿佛还要久远。

    杨纪蹲下身,拣起来,翻看了两眼,立即发现了特殊的地方,“这是另一书的书页,别说纸张,连字迹都不是一样,……两者根本不是同一本书。”

    杨纪暗暗诧异,这看起来似乎是陈司丞从另一本不同的书藉里抽出来,夹在了第24页的位置。自己打开到那一页的时候没注意,加上手掌是斜托着书藉,所以这张书页一下子掉了出来。

    杨纪把这张纸放回第24页的位置,重新夹好。然后看了起来。

    这张夹在里面的张年代更久,看起来似乎是更早的农桑司丞留下来的。和杨纪开始预想的一样,书页中的内容也是关于前朝的农桑古洞。

    不过书中的内容和第17页不一样,这一位居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