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坑?”

    “父王,咱们的炮小,都是250斤的青铜炮,只能发6两的弹丸,射程也近。”完颜宗弼道,“数量虽然多,但是火力不济,顶不住他们的4斤炮。”

    在周国算是轻型的骑兵炮都装四斤重的弹丸,一斤是十六两,四斤就是六十四两,火力相当于六两炮的十倍……

    现在周国的火炮和宋朝的火炮是两条路线,周国重点发展的是中型、重型火炮——周国不缺挽马嘛。

    而缺马的大宋则是重型的要塞炮加轻型火炮的组合,轻型火炮主要就是250斤和400斤两种型号。而400斤炮因为是新产品,暂时不外卖。所以金国从大宋购入的就都是威力相当不足的250斤火炮了。

    威力不足就用数量补,阿骨打这次带出来34个猛安中一共有21个炮兵谋克,配属的250斤炮多达200余门。

    这200余门250斤炮又太宝贵,花了大金国好一笔巨款,所以得用筑垒工事的办法把它们保护起来。

    于是女真人的灵活机动也没有了,变成了筑硬寨打呆仗的民工部队了。

    所以在东辽这边的战士们还在忐忑不安的等待着“最后的早餐”的时候,“无敌”的女真敢打已经扛着铁锹开始挖坑堆沙袋了……堂堂的生女真敢达,现在都快变成农民工了!

    哦,他们还不是最倒霉的敢达。还有比他们更倒霉的人,就是那群在一个豆腐渣棱堡里面呆着的生女真战士。

    大周共和八年,七月十八日。

    一门门的火炮已经被推上了炮位,炮口微微抬起,对准了前方三四百步外的豆腐渣城墙。炮手全部就位,拿着各种各样的操炮工具,紧张的等候着开火射击的命令。

    参加今次炮击的一共有16个炮队,总共88门火炮。包括16门12斤炮和72门6斤炮。这是隶属于临潢军团的大部分火炮,只有4个装备了4斤骑兵炮的炮队被划拨给了东辽军团使用,使得后者拥有的4斤骑兵炮的数量达到了56门。

    不过集中88门大炮对付一座豆腐渣棱堡,怎么看都是绰绰有余的。

    王彦和武义勇大步走进了一个用沙袋垒成的掩体中,这个掩体位于临潢府城以南400步开外,就在炮兵阵地的右侧。前方就是一片空旷,全无遮挡,不用望远筒就能将临潢府南城墙的情况收于眼底。

    掩体之中已经有许多军官在等候,济济一堂。看到王彦和武义勇进来,都立正行军礼。他们都是军团督军司和军机房的军官,都在等待王彦下达炮击的命令。

    太阳正渐渐升起,本来在草原上浮动的晨雾,已经完全消散。

    这个时代的大炮都是直瞄射击的武器,炮管也只能轻微上下调整,间瞄曲射什么的,还在研究之中呢。

    不过对付临潢府的直角城墙,88门直瞄火炮已经足够了!

    如果女真人没有在城墙之内再修一道具有较大斜角的低矮夯土壁垒,有六七个时辰的炮击,就能拆掉上百步宽的城墙了。

    现在的问题,就是临潢军团的步兵,能不能在城墙被轰塌后打进去,把里面的女真蛮子杀死或赶走了。

    想到这里,武义勇四下看了看,没有瞧见步兵,只有第一骑兵师的下马骑士在炮兵阵地的两侧和后方担任护卫。

    现在还不是出动步兵的时候,步兵们正在刚刚建好的营垒中休息,今天晚上才是他们上场的时候。

    在萧太后率领东辽军离开后,王彦和武义勇就解除了对临潢府的包围,将兵力都集中到临潢府城南的草原上。

    一边构筑工事,一边准备炮击。

    ……

    同一时间。

    一队女真人的斥候骑兵大汗淋漓的抵达了位于辽河北岸的科尔沁草原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