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赵家将门和高家将门虽然在契丹有亲戚,但是亲戚之间却没有什么往来,要不然大宋对辽国的事情也不会无知到现在这种地步了

    再回过头说高家将门,到了英宗朝,高家将门因为出了一个皇后高滔滔,从此势力大涨,成为了开封府勋贵之首。

    不过在哲宗皇帝亲政后,高家将门就因为高太后的旧党领袖地位而急速衰弱。不仅作为高家庶流的高俅一官难求,连高家将门嫡流都要靠卖房子来维持了。

    “高家要多少?”

    “要两万八千缗,”郭京说,“是不便宜,但我和小乙都看过了,觉得还可以接受。因为这座道观的地契上还包括周边的一大片空地,现在种了许多桂花树,若是清理一部分出来,还可以用来建造书画会馆。一块地,就能办两件事。”

    “是啊,”刘无忌也道,“那块地边上就是汴河,还带个码头,可以停靠画舫。这样开封府的亲贵就可以乘着画舫过来了。”

    “地有多大?”武好古问。

    “总共有一百八十亩!”郭京笑道,“足够盖房子了,就算要跑马都够了。”

    一百八十亩搁在开封城内得几百万了,若是离城再远一点,就得按照寻常农地计价,最多就是几百缗这房地产最重要的,还是地段啊!

    “一百八十亩倒是不小了。”武好古点点头。

    他是预备在开封府城西弄块地好好开发一下的,书画会馆仅仅是第一步。之后他还想在书画会馆附近修建一座“武家画学”。

    如果可能的话,武好古还想鼓动宋徽宗将国子监、太学、武学、医学、律学、开封府学等等一大堆官办学校,统统迁出开封府城,都搬到城西来。

    这样就能在城西建起一片“学院区”,从而带动“学区房”的销售

    三个人一边说话一边前行,很快就到了一座隐藏在一片桂花树林中的道观前。

    这座道观名叫白云观,规模有点袖珍,不过建筑却极为精致,透出浓浓的富贵气息。

    武好古等人抵达白云观的时候,道观内外冷冷清清,除了一个看门的老头和提前抵达的花满山,就没有别的人了,也没有一个道士。

    很显然,这是一座已经被废弃的道观,也不知道原来在这里修道的是什么人?

    花满山就在道观山门灵观殿(与山门合一)外迎候武好古,他一拱手道:“东翁,高家的高刺史有事来不了了。”

    高家如今的家主是宁州刺史高公纪,目前正在坐冷板凳,应该是没有什么大事的,或许是因为卖祖产没脸面,所以才不来的吧?

    “能看看吗?”

    “能看,能看的。”和花满楼一起的那个老头子连声应道。

    这老头约莫六十多岁,头发花白,气色也很不错,穿着一件有点褪色的青色绵袍,也比较体面,看来是高家的老仆,被安排在这里养老的。

    “老人家贵姓。”武好古从驴子上下来,客气地问。

    “免贵,姓高。”

    武好古点点头,仆人跟主家姓在宋朝也是常有的。

    “高老伯,可以领着我们看一看吗?”

    “行啊,跟我来吧。”高老头做了个肃客的手势,然后就在前面带路,把武好古等三人领进了道观。

    观内不是很干净,地上积雪很厚,显然没有人打扫。三清殿的门窗都闭着,不过窗户纸大部分都破了,不少地方油漆也剥落下来。

    “破败了,”高老头苦笑着说,“多少年没有人在这里了越来越破了。”

    其实维持在开封府城外的别墅、宫观和寺庙是非常费钱的,家道中落的将门都负担不起——将门家大业大人也多,如果经营不得法,衰弱起来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