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好古微笑着发话儿,打断了正在和潘琦争论的向宝,“你支持开办行会院?”

    “我看可以啊,”向宝笑道,“一年收人家那么多钱,总是打蒙包也不好吧?况且现在京东商市的市老会也有三分之一的席位是给行首的,咱们何不效仿一二?”

    京东商市的情况和界河商市其实是不一样的,京东商市是先有“菜贩子”摆摊做买卖,后有“菜市场”来规范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菜贩子”有比较大的发言权也是理所当然的。要不然也甭搞什么商市,就让海州官衙去收税不就行了?除了收得钱都跑到贪官污吏口袋里去了,也没什么不好啊。

    而界河商市则是先有的“菜市场”,再招来“菜贩子”,而且界河商市理论上没有官府参与——不存在官派的元老!完全都是股东在经营管理。可就是这么一座商办的“菜市场”,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拥有了十万人口,差不多达到了一个州的级别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界河商市,变成了一个董事会管理的中型城市了。

    董事会管理的城市,统治基础其实是比较薄弱的,就是三十三家股东。而且这三十三家股东细论起来,大部分都不算是“资产阶级”,而是贵族官僚……至少他们主要的身份是贵族官僚!

    而那些行会行首,虽然不一定是良心乌黑乌黑的资本家,但绝大多数都没有贵族官僚的成色,大多都是从事工商业的市民。

    “潘二哥,”武好古又问潘琦,他的年纪和武好古仿佛,辈份却小了一辈,在他一辈中行二。“你怎么看?”

    “我看行啊,”潘琦笑着,“只要行税清清楚楚的收上来,公议就公议吧!”

    “郝大官,您看呢?”武好古不动声色,又把问题抛给了提举界河应奉局的内官郝随。

    郝随是刘太后的心腹,但是在内官之间的斗争中却败给了庞宽、杨戬和梁师成,被踢到界河商市来了。

    “咱家也觉着可以,”郝随道,“反正已经有了京东商市的先例,咱们照着办理也无不妥吧。”

    京东商市其实还没开张呢!不过商市的管理办法,却已经讨论了一段时间。

    “曹殿直,您老人家怎么看?”

    武好古现在问的是曹家将门的一个老头,是曹彬的后裔,却是不吃香的庶流,因而被派到界河商市做买卖。

    “行啊,”曹老头一笑,“有了个行首会,以后咱们亲自和行首们谈,怎么都比现在好吧?”

    武好古心想:这老头真以为那帮行会商人都很好说话吧?

    “马大哥,”武好古又把问题出给了马植,他是八个辽人元老的首领,“你觉得能开个行会院吗?”

    八个辽人元老都是贵族味十足的家伙,其中四人出身燕四家,一个萧保先兄妹的族人,一个奚王府的买卖郎君,一个是十二宫帐派出的买卖郎君,还有一人是会掷骰子的辽国宰相李俨(又名耶律俨,靠掷骰子赢了个宰相)的子侄。

    不过这八个辽国的显贵在界河商市这里却比较弱势,因为他们都没什么商业眼光,除了卖马卖羊卖木头,基本上什么也做不了。而且分给他们的八个坊的土地,大部分都早早卖出去套现了,也没卖出什么好价钱,只有马植把土地交给西门青运营,才囤住了大部分土地,而且还赚到了一大笔绢,现在他大概是辽国首富了。

    “开就开呗!”马植也是一脸无所谓,“不就是一些商人嘛!还能翻了天?某看他们也是不堪胥吏勒索才提出这般要求的。”

    就是一些人畜无害的商人?武好古心里笑了笑:中国古代的商人看上去是没怎么太厉害……不过真的开了商市下院,那可就不是少数商人参与的事儿了,因为行首并不一定只有资本家才能做。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行首嘛!这三百六十行其实就是社会工种的总称,代表的是以城市市民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