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诧异道:“若按您所悟。那么建木的指引,岂不就是传说中高阳天帝所留的纯阳诀?”

    这棵神树修行岁月长久,连五百年前的巴原国祭都亲眼看到过,所知的事情当然比虎娃多得多。高阳天帝其实是在太乙化形成灵之后才出世的。太乙虽没有得到纯阳诀的秘法传承,却听过很多有关的传闻。

    据说纯阳诀的玄妙,便是修炼可脱离肉身凡骨的纯阳之元神,从而求证长生、前往帝乡神土。那么太乙所见国祭典礼上出现的那株建木,应该就有同样的指引作用。太乙当年与虎娃此刻亦有同样的感受,经过虎娃这么一说。他就更加确定了。

    虎娃却摇头道:“不是这样的,您在看见建木时只是见证了一种境界、可登天长生前往帝乡神土的境界。无论修炼何种秘法,只要迈过登天之径,都可以达到那样的境界。就如各宗门传承不同,但拥有三境修为后,修士便皆有御物之功;若像道友这样突破七境修为,也皆拥有御神之能。

    太昊天帝留于世间的是菁华诀,将菁华诀修炼大成、又迈过登天之径,便可自行脱去俗骨凡胎,前往太昊天帝所开辟的帝乡神土。可是菁华诀若在世间失传,太昊的后人仍可借助那样的国祭仪式、沿幻化的建木前往其帝乡神土,但前提是——后人祭的是太昊天帝。”

    太乙追问道:“那么高阳天帝的纯阳诀呢?”

    虎娃沉吟道:“在我看来,纯阳诀应是后人所解答的一个问题——为何最终可以借助那样的仪式沿建木而登天?我已修炼菁华诀入门,它是一种指引,但也是一门修炼的秘法,可以让人采炼天地间的生机,度过漫长的修炼岁月踏上登天之径。

    纯阳诀也应该是一样的,它不仅在描述最终能达到的境界,同时也是一门达到这种境界的修炼秘法。既然修士能将自己的元神修炼到超脱于俗骨凡胎、可以不依附于原身而长存,那么世间就应存在一种修神之法,可于层层境界中印证。”

    太乙惊呼道:“如此说来,它不就是道友如今所悟的秘法吗?我这些年来,也朦胧有所感悟,但总觉得有一丝玄妙未曾参透。”

    虎娃愣了愣,这才说道:“照您这么说,我在西荒所悟还真有可能就是纯阳诀!”

    假如换一名十几岁的修士,断不敢说出这么自大的话。可虎娃毫无自大之意,他就是在描述自己的判断。他的菁华诀、大器诀皆非得自师传,都是在修行中自行领悟,既然如此,自悟纯阳诀又有什么不可能呢?先人所创秘法,当然都是谙合大道本源的一种演化方式。

    而太乙和虎娃还真没猜错。高阳天帝在世时,曾为中华之地各国共尊的人皇,他亲自主持与见证过很多次国祭大典,而像虎娃如今的经历,高阳也不知见证过多少次。他结合自己的观察与感悟,在迈过登天之径后,才总结出了纯阳诀。

    历代天帝所留的秘法指引中,纯阳诀实际上就是对世间种种“神道”秘法的集大成,很多修士在世间或多或少都曾有所感悟。就连那蛮荒中的小小山神肖神,享村民祭奉突破六境修为后,也窥见了一丝门径。

    太乙坐在院中的一块石头上,此刻将这块石头向着虎娃挪近了几步,前倾身体、撅着屁股、瞪大眼睛追问道:“我百年来朦胧之感、道友今日所证,若真的就是纯阳诀,我觉得这门秘法尚有很多难言的玄奥。我此刻能明白的,只是道友先前所说的山神修炼之法。道友更有何悟,能否详细解说?”

    虎娃叹了口气道:“我所领悟的,以我如今的修为尚无法去印证。但既然道友问了,就尽量解说一番所窥见的玄妙吧……”

    蛮荒中的民众皆敬奉各种神灵,虎娃今天所看见的,高阳天帝当然也曾见过。比如那肖神、羊寒灵之流,或因机缘巧合而成了山神,或使用各种手段胁迫民众奉其为神灵、向其虔诚供奉祈愿。

    在虎娃看来,那肖神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横断山一带民众对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