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高位,更像是一个摆脱不去的负担。

    当宫中的许多流言蜚语传出。

    在郑家的一处小别院里,数十个郑家最重要的人物已经接二连三的出现。

    他们之中,又高居宰相的郑荣,有那最近传言可能任昭义都督的郑彤,还有许多的禁军,长安府高官,除此之外,一些重要的门生故吏也被请了来,这些人是郑家最重要的力量,几乎是郑家在长安城中的核心人物。

    就在这幽暗的小厅里,每一个人都凝眉,每一个人却没有轻易发言。

    郑彤脸色平静,只是坐在角落,现在还没有他说话的份,虽然作为郑荣的族弟,郑彤有足够的话语权,只是……今日却不太一样,今日他不宜说什么。

    其实更多人却说看向郑荣,这几年来,因为崔家的衰弱,与崔公走的很近的郑荣也是饱受打击,虽然他依然还是宰相,可是失去了宫中信任的宰相某种程度来说可谓是一钱不值。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郑家这样的大族,自然不可能因为一些打击就被击倒,所以郑荣一直都在努力的维持着这个家族,郑家在今日,自然还是风光无限,还是涌出无数位极人臣的子弟,更有不知多少地方的官员,只不过……郑荣最担心的却不是那庙堂,庙堂之上,韦家与郑家再如何有嫌隙,郑家也不怕,毕竟真要动郑家,牵一发而动全身,拼起命来,韦家也没有好果子吃。

    只是但凡执掌家业的人,都绝不能只看着眼下,对于他们来说,未来才最是紧要,郑家的未来会如何呢?

    如今,天下三十七镇诸侯,许多与韦家亲近的大族,都已经得到了分封,将天下的州县变为了私产,统统瓜分了一干二净,而唯独郑家,却是一无所有,割据一方,对于任何大族来说都有着极大的好处,几乎可以想象,十年二十年之后,那些凭借着封地的家族,都可以趁此机会,重新对天下进行洗牌。

    而那时候,郑家该怎么办?

    现在……似乎有了一个天大的机会,昭义镇……昭义镇几乎可以说是天下最肥的封地之一,朝廷有意让给郑家,郑家敢要吗?

    敢不敢要才是个问题啊,谁都知道,那秦少游是绝不肯让人虎口夺食的,固然是你得了圣旨,有了都督的名分,人家也绝不会将这实打实的好处拱手相让。

    韦弘敏的下场就在眼前,这对郑家来说,不啻是火中取栗。

    郑荣犹豫了良久,最终还是长长叹口气,他慢悠悠的道:“先父在时,曾一再叮嘱,说是自隋文开了科举,大族的兴废,就总是迫在眉睫。而我等不肖子孙,如今就坐在这里,眼看着一个个的危机临近,也看着郑家的门庭日益冷落,老夫啊……心中惶恐,怕就怕家业败在老夫手上,对不起列祖列宗,更对不起,自己的子孙。郑家,已经历经了五百年,着五百年来,不说数一数二,却也算有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可是……富贵真的能长久吗?而如今,真是今时不同往日了,许多事,大家看的都很明白,可是使不上劲啊……”

    他好生的抱怨了一阵,表露出了自己的担心。

    不担心才见鬼了,这样下去,郑家当真要沦落为二等了,而更可怕的却是这些年来,郑家因为家大业大,为了争夺更多的利益,自然得罪了不少人,这些人现在不敢做声,并不是因为他们忘记了嫌隙和仇恨,只不过是因为忌惮于郑家的实力罢了,而一旦郑家沦落,即便是想要成为一般的世家大族,只怕也不可得,因为真到了失去让人忌惮的资本之后,接下来,便是无数有心人的报复,到了那时,就真正是家破人亡了。

    郑荣沉吟了片刻之后,又道:“老夫听说,宫中有意让老三任昭义都督,这其中的关节,想必大家是清楚的,哎……如今,咱们是进又进不得,想退呢,却又无路可退,说一句难听的话,老夫难啊,这些日子,真是没有睡过一次好觉,大家都清楚,郑家生死存亡,也就看这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