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的影响力疏通这一层关系,至少,是有和殿下洽商的意思,只是这不是买卖,殿下绝不会在这方面进行任何的让步,既然无法疏通,自己也不愿到殿下面前触这个霉头,索性,还是不要理会这郑家为好。

    “不过,就此来看,这郑家,对那昭义也是势在必得了,却是不知,最后会如何收场。这分明是韦家驱虎吞狼之策啊。”杨炯心里苦笑,有些笑郑家有些不识时务,竟是愿意中韦家的奸计。不过细细思来,杨炯发现他们的心思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现在的郑家,还有其他出路吗?天下诸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出路,有的是跟着韦家,喝了口汤,在这次分封的狂欢之中,得到了匹配于自己家世的领地,有的如杨家一样,自觉的融入了神策府,疯狂的积攒着自己的财富,就如现在的杨家,现在的买卖已经融入河南府各地,杨家商行的触角,几乎伸展到了各行各业,每年是此前十倍二十倍的收益入账,再加上杨家在议事堂把持着议长之职,影响力更加超凡,这种局面,并不见的比那些跟着韦家喝汤的大族要差。

    “他们没有选择,就算明知道是奸计,也要一头扎进来,可是他们显然不明白,他们没有选择,殿下又有选择吗?殿下为何还在昭义镇不肯回来?这不是已经很明显了吗?”叹息一声,心里只有惋惜。

    ………………………………………………………………………………………………………………………………………………………………………………………………………………………………………………………………………………郑彤几乎是被人用刀架着登船,一路走走停停,总算到了卫州,却见黄河的北岸,无数的匠人和劳力开河引水,无数的砖窑作坊搭建起来,大量的人忙碌着,在地上画着一道道的白线,而在码头处,却有本地的官冇员前来迎接,却是卫州刺史张涛,来人毕竟是朝冇廷任命的昭义都督,张涛在理论上来说,是郑彤的属官。

    见到了有人来迎接i自己,郑彤的脸色才好看了一些,他徐徐下了船,便禁不住问:“张刺史,这是什么?”张涛兴致勃勃,道:“这是在建五军营,发动了匠人七八万呢,要将着北岸十几里,缔造成一座坚冇实的营堡,往后哪,这里随时要囤驻数万军马,日夜操练,不但新兵要在此操练,那些立了功劳的人要晋升,也要在此重新操练,既让武官学习冇冇,又要练兵,更要节制和调度五镇一府的军马,看到了吗,单单这个,就花费了上百万贯钱,还有十几万担粮食。这弘农郡王,当真是大手笔啊,本来呢,卫州这儿,多数人都是务农为生,说句实在话,虽也算是丰冇腴之地,可是嘛……种粮毕竟没有出路,现在好了,冇几百万贯冇一拿出来,无数壮丁就有了生计,啧啧……下官这个刺史哪,从前看到以往的钱粮出入,那都是多少,几万贯都是大钱,可是如今……啧啧……真是吓死人了,你可晓得这五军营一年多少钱财练兵,可晓得为了贯通运河,花销多少,郑都督……殿下对昭义镇,可是上心的很哪。”

    说罢,这张涛意味深长的看了郑彤一下。

    郑彤好不容易缓下来的心情,顿时又提起来,他又要吓尿了。这姓秦的真是下了血本啊,花费这么多的钱财,还在这里设军营,又是要修运河,这是多大的一笔钱,这就好像一块地,人家隔壁的秦大财主买了牛,翻了地,连肥都施好了,你以为人家是什么心思?人家当然是把这儿当作了自己家的地,难道还会做了这么多事儿,最后全部便宜了郑家?

    郑彤有一种想死的冲动,来之前,他还是抱有了一丝的幻想,说不准,人家就认朝冇廷的旨意呢,又说不准,还有转圜的余地呢,说不准……

    现在,可没有什么说不准了,钱都砸了进来,金山银山都堆在了这里,绝无幸免的可能。

    郑彤想哭,他再看这刺史张涛,心里不禁狐疑,这姓张的,分明就是秦少游的说客啊,跑来这里说这些,意思还不明确吗?这是转达秦少游的意思,是告诉自己,让自己知所进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