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在九年后的2015年,世界顶级的大赛中,运动员要是跑不进44秒以内,连一枚奖牌都拿不着。

    在这一段的直线跑道中。作为白人运动员的瓦里纳依靠的是技术,而黑人选手依靠的就是身体天赋与速度,除了张冠和瓦里纳之外,其他的黑人运动员纷纷开始提高节奏,其中以牙买加人布莱克伍德和辛普森跑的最快,他们两人的跑法都是要在这一阶段冲一把的。

    第二个100米的直线跑道中,选择保守跑法的运动员花费的时间大概是11秒,选择提速跑的运动员花费的时间在10.50秒左右,瓦里纳这种技术流的跑法,虽然节奏变化不大,但通过技术来弥补,也能够达到10.50秒的时间。而选择冲刺跑法的运动员,他们的花费的时间大概在10.30秒以内。

    今天参赛的运动员中,显然没有人选择在第二个100米阶段选择保守的跑法,他们要么略微提速,要么就选择冲刺,又或是瓦里纳的技术流,所以在这个阶段,张冠开始落后了。

    “布莱克伍德,开始提速!瓦里纳!辛普森的速度非常快,他在往前追赶!”解说员已经开始忽视起了张冠,作为一个专业的体育解说,哪怕运动员相对位置有前有后,他也能够看出,在这个阶段,张冠显然是落后的。

    于指导表现的很冷静,他知道张冠的这种跑法,在最后的100米才会爆发起来,所以前面落后是在正常不过的了,于指导已经习惯张冠前面落后了,而且于指导能够感觉到,张冠今天好像比往常更快一些,这也就说明他在前面300米落后的会更少一些。

    第三个100米的弯道,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一段非常关键的距离,可以说也是运动员跑法和战术的体现。

    “张冠节奏没有变化,他还是没有提速!”观战区内的一些教练员纷纷皱起了眉头。按照正常的情况,第二个百米采取保守跑法的运动员,都会在进入弯道起开始冲刺,而张冠显然没有这么做。

    “难道张冠要等到250米处才开始冲刺么?迈克尔-约翰逊的传统跑法?这种跑法对爆发力、速度和速度耐力要求都很多,张冠的速度和爆发力自然是很厉害,但速度耐力到底怎么样?”

    而此时,作为嘉宾的迈克尔-约翰逊也注意到了张冠。

    “这是我运动生涯前期的跑法!”迈克尔-约翰逊立刻做出了判断。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约翰逊使用的就是这种跑法,而等到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约翰逊的技术越来越好,他也在慢慢的转变跑法,开始在第二个100米阶段略微的提速,但后面的冲刺点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瓦里纳跑进了弯道,他的步伐幅度瞬间变小了很多,步伐的频率也变快了。进入弯道后先提速,然后在弯道中期调整,这是瓦里纳的技术特点。往往在这个阶段,他会冲到比较靠前的位置。

    巴哈马选手布朗也进入了弯道中,他的节奏稍微放慢了一些,这是在进行调整。

    牙买加选手布莱克伍德直接以冲刺状态进入了弯道,而且并没有减速,反而更快起来。他使用的是中期的跑法,在200米到300米之间会取得领先,但最后百米会出现体力不足的情况。

    但他的同胞辛普森却在进入弯道后减速了,他开始进行调整身体的状态,然后准备最后一百米的冲刺。

    400米短跑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不同战术跑法的选择,在最后冲刺之前,谁也不知道冠军的归属。第一个进入最后直线跑道的运动员,有可能成为比赛的最后一名;很多时候第二个、第三个或者第四个进入最后直线跑道的运动员,才是最终的获胜者。

    随着运动员进入了第二个弯道,每个人选择的不同战术跑法也都逐渐的显现出来,起跑位置的前后距离差也会渐渐的被抹平,在进入最后直线跑到前的那一刻,运动员的运动距离是一样的,而先进入最终直线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