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看了叶春秋一眼,接着道:“老臣与谢公一个意思。”

    现在只剩下杨廷和了,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杨廷和的身上,张太后道:“杨卿家以为呢?”

    杨廷和迟疑了一下,才道:“老臣也不敢多做他想,不过眼下群情汹汹,老臣倒是有些担心。”

    “嗯?”张太后看向杨廷和,道:“担心什么?”

    杨廷和道:“陛下是在关外走失的,可陛下为何要出关呢?已有不少人私下议论,认为这和南人牧马之策有关,这么多人出关,而如今却都成了鞑靼人刀下的亡魂,连陛下竟都不能幸免,而今朝中不少人都对此深为忧虑,娘娘,老臣忠言逆耳,有些话本不该说,可是朝野内外都认为南人牧马之策,不但误了陛下,更害了百姓啊,而今国无主君,群臣非议,士林疑惧,百姓惶恐,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得尽快平息这些流言蜚语,朝廷该废除南人牧马之弊,如此,天下方能安定,否则,老臣只恐祸起萧墙之内,若是有人生出不满,从而勾结宗亲藩王,这……是要动摇国体的啊。”

    杨廷和的这番话,说得可谓是大义凛然。

    王华和谢迁二人,却都是沉默。

    因为他们很清楚,杨廷和在这里唱反调,绝不是他大胆,实在是他代表了朝野许多人的愿望。

    所以这看似是大胆的举动,实则却令杨廷和隐隐之间,已成了清流的领袖,成为了不少大臣和读书人马首是瞻的人物,他资历虽然不高,却很擅长运用舆论。

    张太后陷入了沉默,她显然对此,有些怫然不悦。

    杨廷和胆子不小呢,要知道,他这话里话外,隐隐有几分以民意相要挟的意味。

    这里的人又怎么不明白杨廷和话里的意思,现在这么多人都反对南人牧马,而恰恰又在这时,国无主君。太子监国,想要稳定人心,不正应该拿南人牧马来开刀吗?

    如此一来,太子殿下定然会得到朝野的极力支持,可若是反其道而行,不免使人离心离德,而一旦臣民们对太子失望,接下来,这正德朝就可能要平添几分变数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