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敢动用大军与之一战。

    所以,满清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杀一杀就可以威慑下天,只凭十几万人就掌控了亿万民众的中原。

    所以,日军入侵......

    可以让汉人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

    顺从、隐忍,已经烙印在了骨子里,试问这样的百姓何以迸发能量,号令天下?

    唐奕猛的意识到,这里是大宋,不是破后而立的新中国。

    狼性、铁血,并不是他鼓吹几个英雄,创造一个繁花似锦,就可以埋下种子的。

    也许......

    也许,在燕云复宋,阎王营保家卫国,还有大宋蒸蒸日上这些事实的影响下,百姓心里会点燃一撮火焰......

    可是,哪朝哪代中兴之时不是如此呢?

    等到国家蒙难,面临逆境之时,那些百姓又将变回顺民,任由屠刀架在脖子上,然后......

    落下来!!

    ......

    ——————————

    那么话说回来,是什么造就了“顺民”这个词?“顺民”这个思维呢?

    当然就是汉人所有智慧的结晶,比四大发明还有分量,还有高明百倍的——

    专制制度!

    即使唐奕身为统治者,他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感叹,汉人的统治智慧实在太高明了。

    有高深的理论,有精密的设计,有庞大的体系,还有无数以读书人自居的追随者。

    正是这种从秦汉兴起,演变千年,不断完善的专制体系,不但把暴民变成了顺民,甚至能把草原狼变成看门狗。

    不得不说,这种顺从帮助统治者管理了这个庞大的国家。可是从更长远的、高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这种顺从,包括从中演变而出的各种规矩,真的都是好的吗?就没有糟粕吗?

    显然,唐奕并不认同。

    也许,这正是赵祯嘴里那个千年王朝所需要的,可绝不是唐奕心中的那个千年王朝——

    一个顺从的、停滞的、僵化的千年王朝。

    “老夫倒真想看看,你要怎么赢。”

    范仲淹还是想不通,唐奕哪有任何的胜算。

    “彻底打破吗?再立新规?”

    唐奕摇头,“好的留下,坏的......改过来就是。”

    没好气地斜了一眼师尊,“您的弟子可不是莽夫。”

    “呵呵....”范仲淹被唐奕逗乐了。“可不那么好改。”

    “你倒说说,要怎么个改法?”

    唐奕一耸肩,“不知道。”

    “不知道?”

    “但总会知道的。”

    “那你就说说,这当下要如何破局吧?”

    唐奕又是揶揄,“破什么局啊,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了再说吧!”

    “对了....”说到这儿倒是提醒了唐奕。

    “师父知道今天谁站在赵宗球身边吗?”

    “谁啊?”

    “韩嘉彦,韩琦的儿子!”

    “呵呵”

    范仲淹闻言,似有深意地干笑两声,随之无奈摇头。

    “韩稚圭果然不是凡人,这个时机选的还真是好啊!”

    “哦??”

    唐奕一挑眉头,看老师这反应,好像早有准备啊?

    “师父,你怎么一点都不意外呢?”

    哪成想,范仲淹眼珠子一立,“老夫意外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