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落后的信息交互,落后的交通环境,保持一个纵横几千公里的疆域、两千多年聚合不散,说是奇迹也不为过。

    纵观世界古今,唯中华独有!

    为什么?

    这里就必须要夸一夸我们一直在贬低的儒学了。

    儒学的教化作用和共同文化的粘合力,使得两千年后的华夏还是华夏,而不是像欧洲一样,分裂成无数个小国。

    忠君爱国,等级森严,重礼尊德,即使是去到再远的地方,出任最远处的官吏,也依然受治于礼教之内,也依然要信奉“天地君亲师”这样的森严礼教。

    《资治通鉴》全书第一卷、第一篇,第一段:

    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何为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翻译过来就是:臣司马光说,我知道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

    什么是礼教?就是法纪。

    什么是区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别。

    什么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

    被誉为是古代帝王教课书的《资治通鉴》里,司马光把礼教、等级放在第一卷第一篇的第一段,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了。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让大伙儿明白,礼教、等级、道德至高点,时刻遵守礼法束缚,已经成为了权力顶峰的核心竞争力,或者叫为君者的基本盘。

    你让他去做强盗,就是在摧毁他的基本盘,那这个天下统一的粘合要素礼教也将随之崩塌。

    谁也不能碰,连暴君昏主也不敢背上失德的罪名。

    天子失德,也就等于给了臣子反你的正当理由。

    ....

    礼教、等级、帝王的核心主政思想、保持疆域完整性的大政略方针,这些也同样导致了抑商、扁商成了一条不可逆转的铁律。

    没有商人,哪来的金融?而且在后世,我们自己,包括现代世界的许多国家已经用事实证明了,政府计划经济是不可能替代自由贸易金融体系来驱动国家机器的。

    而恰恰就是这个金融体系,是工业革命的重中之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甚至高于科技本身。

    打个比方就是,如果把工来革命比作一辆汽车,那么科学就是发动机,运输业就是传动系统加四个轮子,而现代金融则是汽车的油门、刹车加离合,外加一个方向盘。

    说白了,就是没有商人地位,就没有现代金融;没有现代金融,就没有行业整合,华夏也就只能看着。什么工业革命,什么大航海,我们没有入局的资格。

    论人口,两宋都没法和明清比;论武备,两宋更没法和明清比;论生产力,明清也因为美洲作物的关系超越两宋一大截。

    那为什么明清都没做到的事情,有人就认为大宋在不改变的情况下就做得到呢?

    心情可以理解,可是自信不是这么个自信法,而是我们要认识自己弱在哪,别人强在哪,然后去改变它。

    还有的朋友提到十一世纪的科技对比,单单从硬数据上来做比较,怎么说呢....不切实际。

    不论是书中,还是史实,大宋根本就没有两国对垒,去对比硬数据的机会。

    因为,大宋根本就出不了兵。

    这个帝国太多弊端,他要自救,要生存。什么都不管,撸胳膊就干,是要亡国的!

    ....

    最后说两句,有的朋友说,苍山说的这些东西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