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子弟兵的口号,唐奕已经喊出去了,大宋上下对“军汉”“丘八”的印象有所改观。

    可是,这种改观也仅仅只限于阎王营,这是一支用胜利铸就灵魂,用生命谱写辉煌的部队,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该尊重、爱戴。

    但是,话说回来,大宋百万之军又有几个阎王营呢?又有几支军队有阎王营的机遇和挑战呢?

    客观的说,阎王营是特例,能改变一军在大宋的地位,却无法实现百万之军形象的扭转。

    所以,热血只是引子,是契机。要真正把“子弟兵”,把大宋铁军的概念彻底贯彻下去,还是要靠方法,靠制度。

    而王韶,就是这制度的第一人!

    让王韶来做这个试点,不单单是在武人和文人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也不单单是向普通士兵传递忠君、爱国的思想。

    唐奕更想通过他,把百姓们对军人的认识,把军人对百姓的情感相互传递。而不是用血的代价,不是用全灭保全百姓的惨痛事实来联通彼此。

    如果王韶成功了,真的营造出“军民鱼水似一家”的大氛围,真的做到了军与民同呼吸,文与武共命运......

    那么,王韶的功绩不亚于任何一项改革方针。

    ......

    ————————

    当然了,在这个文武偏见严重,军民关系恶劣的年代,没有人有唐奕的远见,更没有人有能力改变现状。

    所以,王韶这颗红得发紫的政治新星被唐奕扔到了辽河口,去和军汉混在一起的消息一经传出,立时引起轩然大波。

    没有人能理解唐奕这么做的用心,一个个也不知道哪来的古道热肠,吹胡子瞪眼的都来找唐奕理论。

    好像埋没了王韶,就根割了他们肉似的,连范仲淹和贾昌朝都觉得,唐奕这次有点过分了。

    “子浩!!”

    老贾是最看好王韶的那撮人中的一员,他还亲自找过王韶,想把他要到东府来。

    现在不来东府也就算了,特么直接发辽口河去了,贾相爷怎么可能乐意?

    “你不瞎搞,派王子纯当什么阎王军宣政使,老夫是没意见的。”

    “可是....”贾相爷面容扭曲。“可是你得给他放权吧?”

    “捆手束脚,什么都听杨怀玉的,那你还派他去做甚?”

    贾相爷说的,是现在朝官们的普遍想法。

    在军中设宣政使的新职,在文官看来这算是好事儿,等于是把监军制度常态化。

    但是,宣政使却比监军的权力小了太多,里外一算,那不就是明升暗降,变着法的削弱吗?

    对此,有的人说唐奕这是在给将门谋福利,有的则是暗地里质疑唐奕的能力。

    少年得志,略有疏才,这不就是没事找事儿,瞎弄一通嘛!

    连范仲淹都觉得唐奕这是一计昏招,特地找唐奕谈过。

    唐奕解释了半天,范老爷才算消停了。

    而现在换成了老贾,唐奕又得解释一遍,也是特么日了狗了。

    今天解决了老贾,明天说不定文彦博又来了,后天唐介也闲不着,大后天还有丁度......

    算了,一锅烩掉得了。

    吩咐人把东西两府的相公,还有台谏的言官,都叫了过来,包括正准备和赵宗麒偷偷溜出宫的赵曙。

    唐奕要给他们“上一课”。

    ......

    等人都到齐了,唐奕也不磨叽直入主题,却是没头没脑的一句。

    “炎黄治世、黄灭蚩尤,天下为何法而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