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香江本地的大佬和外资方的身影。

    以叶昭区区三年的积攒,哪怕在销量上,他和他担任制作人的歌手,是现在唯一可以威胁到小室家族热潮的人,但是,在其他地方的火候,百分之一百二是比不上小室哲哉这样沉浮十几年的人物的。

    但好在,他还知道有多少能量就干多大的事,只想先把现在碗里的饭一口口吃完,慢慢让自己强壮起来,再去考虑其他的事。

    如果只是想要挂靠大唱片公司作为发行方,成立自己的独立厂牌,以他今日今日的程度,还是一件努力一下就有机会实现的事。

    至于什么“立志把自己的公司做成全亚洲最大的娱乐公司”这样的雄心壮志,属于如今已经膨胀到了极点,想要完全不受束缚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东西的小室哲哉。

    相比那些一人兼任着数名歌手的制作人,叶昭的产出并不丰富。不算后期插手制作的歌手,到现在为止,完完全全从头到尾由他个人一手发掘制作的,只有川本真琴和PUFFY。

    这样看来,他的作品其实很少。

    但是,考虑到他真正插手制作人工作是在1995年,不到两年推出两组新人,而且这两组新人在推出之前,听了他的构思的人都不是那么的看好,结果最终却都大红大紫。

    就连他半道上接过来的歌手,也在他手里重新焕发了生机。

    从这点来说的话,他也称得上是那种敏锐的制作人了。

    这样的敏锐为他在PUFFY那里争取来了话语权,同样的,这样的敏锐也是包括索尼在内的众多唱片公司试图招揽他,和他合作的理由。

    听了叶昭的打算,井上若有所思,但是最终什么也没有表态。当然,这样才正常,这么严肃的事,也不是他们两个人可以躲在这里商量的。

    ……至多只是探口风的人和露口风的人相互交换了一下意见而已。

    聊完了正事,两个人又另换了一家店,这次不是什么高级的俱乐部,而是普通的,却又是生客难以找上门的小酒吧。

    在这边喝了几杯以后,两个人才就地道别,各自离开了。

    二月份刚刚开始,时间说来充裕,但同时又有些紧迫。

    坐在出租车里,叶昭心想,差不多该行动起来,把这些事理顺清楚了。

    关于小室的Rojam,可说的地方还是挺多的,如果不是在那里赔死,他也不至于成了诈骗犯。小室的眼光和才能都是一流,只不过,虽然在音乐人里算是有商业头脑,但是在商人里就还是个艺术家。主角的出身太低了,大刀阔斧硬上的话,下场估计比小室还要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