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我相信阿公,如果朝廷会派兵征讨我们的话,您肯定不会这样做的,您说对不对。”

    “嗯......哈哈哈,哈哈哈哈.......”

    “好,好,好,看来我曾家真的是后继有人了,人们都说某是一个老狐狸,今日某才发现,我这孙儿却是一个小狐狸,既然你答对了,那么某在考考你,你说说,为什么我们将那些灾民拒之门外,朝廷却不会派遣大军来征讨我们。”看到青年如此取巧的回答,曾阿蛮不仅没有生气,反倒非常得意的大笑起来。

    “这.....孙儿曾经想过,爷爷也说过,这些年来朝廷之上,党争不断,朝廷也混乱不堪,在加上边关不净,国内也是天灾不断,大唐看起来非常强盛,却是勉强支撑,如果没有必要的话,肯定不会贸然大动干戈,所以我们只要不是做的太过分,不彻底将大唐朝廷激怒,大唐朝廷就不会将我们放在眼中,更加不会派遣大军征讨我们了,只是某不明白的是,阿公为何要做出这样的事情,那些灾民不就是求一口饭吃吗,我们建州虽然不富裕,这点粮食还是有的,为何就不能给他们送点呢,反正朝廷也会在赋税中减免的,我们有不曾吃亏。”青年说道。

    听到青年的话,曾阿蛮还是非常高兴,可当他听到后面这番话之时,脸上的笑容却彻底收敛,满脸凝重的说道“孙儿呀,你可知道,这世上有些东西能让,有些东西却不能让的,就好像是这手中的权利,你拥有它的时候,万人称颂,所有人恨不得跪在地上舔你的鞋子,可如果你突然没有了权利的话,那些称颂你的人就会将你当成街边的狗屎一样,远远的离你而去,生怕沾染上什么臭味。”

    “可是,阿公,这和您不让那些灾民入城有什么关系。”对于曾阿蛮这番毫无关联的话,青年颇为疑惑。

    “嘿嘿嘿,什么关系,你说说,我们曾家现在能够成为这建州城的无冕之王,靠的是什么,或者说我们的根基是什么。”曾阿蛮问道。

    “当然是我们曾家的实力了。”对于这个问题,青年毫不思索的脱口而出。

    “实力,不错,确切的说,我们曾家有今天的一切,依靠的就是蛮人的支持,正是有了蛮人的支持,我们才能够压制汉人,有今天的地位跟成就,可如果这建州城突然来了五千多汉人,我们还怎么压制汉人,压制不住汉人,我们又怎能继续做这建州城的无冕之王,所以,这种断绝我曾家根本的事情,即使有再大的隐患也要将他给扼杀,否则的话,将来肯定会成为我曾家之祸患。”曾阿蛮说到最后,语气已经变得相当严厉,身子也做的直挺挺的。

    “是,孙儿受教了,将来肯定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青年恭敬的答道。

    就在曾阿蛮也青年正在讨论之时,一个穿着蛮族衣服的汉子跑了过来,离他们很远就喊道“好消息,好消息,郎君,小郎君,刚刚守城的蓝营长过来传话说,聚集在城外的那些灾民已经消失不见了,很可能已经前往他处,请问您现在城门可否打开了。”

    听到汉子的话,曾阿蛮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看向身边的孙儿一眼后,对汉子吩咐道“告诉蓝营长,还不知道那群灾民是否还会过来,让他只把东门打开就行了,一定要谨慎戒备,还有,派人将这个消息告诉我们的刺史大人,让他也高兴高兴,省的整天愁眉苦脸的,跟死了爷娘一样,让人看着难受。”

    .............................................

    十一月份,无论南北,都已经进入到了一年中最为寒冷之时,建州虽然地处南方,并不像北方一样,寒风凌冽,可那种像是鬼吹气一样的凉风,同样让人难以忍受,甚至于这种阴冷的天气,让人更加的难熬。

    夜半子时,按理来说这个时候正是一天之中最冷的时候,人们全部都躲在温暖的被窝中睡着觉,即使是无家可归的乞丐们,也会躲在一个避风的地方,找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