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吐了口气,重重点头,“对,应该立刻讨伐!”

    他只是假装自己还在掌权!

    能不能讨伐,并不是他这个官家可以一言而决的!

    在如今的长安,真正说了算的,其实是一帮靖康参谋。

    这些靖康参谋下面连着指挥府兵的基础军官,上面则控制着枢密院的军机房、支差房、教阅房、吏房、暗探房、支马房、兵器房、兵粮房、民兵房、后备房等十房。同时还掌握着兵部办事的中层、基层武官。

    而在河北吃了那么多败仗的种师中可以坐上知枢密院事的宝座,就是因为他老人家不会碍着靖康参谋们的事儿。

    他现在就是参谋们的传声筒罢了!

    听到种师中支持讨伐,赵桓终于有了些底,但同时又开始担心起荆楚集团真的被瓦解掉。

    荆楚也有参谋的……

    关陇参谋和荆楚参谋互相平衡,赵桓的皇位才能稍稍稳定。

    要是两家参谋合一了,那么大宋随时就变共和!

    所以赵桓这个高官大老虎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几只副国级的中等老虎……不能只有他一只,要不然就真被靖康参谋们剥皮抽骨了。

    想到这里,他忙给蔡攸打了个眼色。

    蔡攸起身奏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册封康王为襄阳王,兵马大元帅,京湖、江南宣抚大使。统京湖之兵平定江南!”

    赵桓连忙看向种师道。

    现在太上皇赵佶才是他的头号敌人!因为赵佶会威胁他的皇位,而赵构……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所以用赵构当襄阳王替代赵佶的太上皇去执掌荆楚,是眼下唯一的选择。

    “那太上皇怎么办?”种师中问。“请来长安居住吗?”

    “长安苦寒干燥,岂有巴蜀安乐?”赵桓淡淡地道。

    这是要把赵佶迁去巴蜀……真把他当唐明皇了!

    “能去得成吗?”蔡攸不大确定地问。

    “且看九哥和荆楚诸将的意思了!”赵桓冷冷道,“朝廷可以下旨,让他们选边吧!”

    ……

    “呵呵,亲父子,亲兄弟闹到如今这等地步,还说什么本朝家法胜于历代……还想让荆楚诸将选边?哼,就不怕荆楚诸将发起共和革命?”

    “他们会闹共和?不至于吧?”

    “怎么不至于?父子兄弟之间,他们选哪边都是炮灰,唯有共和才是生路。官家也是,怎让他们去选?”

    “让他们选?是迫着咱们替他想办法收服荆楚新军吧?”

    京兆府城内,东府枢密院的衙署之内,一群靖康参谋正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也没什么好话!要是搁在过去,御史台非参他们很多本不可!

    可是现在,谁敢啊?嫌命长是怎么着?

    再说了,赵桓把难题出给靖康机宜们,就是他们议出一个办法来的。有办法是最要紧的,恭不恭顺的,并不重要。

    因为没有办法收服荆楚,大宋这点残山剩水还有多少能落在他这个官家手中?

    如果荆楚方面拥太上皇复辟了,他这个儿子怎么办?出兵讨伐?能不能打下襄阳是一回事儿,中原还有个东贼暴周呢!

    不讨伐……荆楚会不会得寸进尺,把巴蜀之地给收了去?到时候赵桓还有什么?关陇那么一丁点儿地盘么?

    日子过不下去啦!

    同知枢密院事曲端也坐在公厅里面,听着一帮同袍议论纷纷,言语之中多有不敬,也不去制止。只是皱着眉头苦苦思索,到了最后,大家都没什么话说了,才把目光投向了曲端。

    曲端吐了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