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和颈部、肩部。不过画得却比较仔细,不仅用心勾勒了线条,还用上了后世的明暗技法。

    因为有前世十几年习画和超过十万张速写的扎实功底,武好古画得如同行云流水,一笔一画,都是恰到好处,无比流畅,转眼之间,一幅《童贯头像速写》已经完成了。

    “陛下,臣画好了。”

    画好了?

    赵煦一怔,半刻钟好像都没有,怎就好了?

    “童贯,呈上来。”

    “喏。”

    武好古小心的将画板平端,双手交给了童贯。

    “童大官,请拿好了。”

    童贯在接过画板前,先扫了一眼,借助殿内阴暗的光线,他看见了难以置信的画面,仅仅是黑白两色(其实还有灰色)和一堆线条的组合,便画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自己……就和他在铜镜中所见的自己,几乎一模一样!

    这武好古,果然是画中第一人啊!

    而且……这等“快画”的本事,若是用在谍画上面,那可真厉害了,别人画一幅,他能画上十幅二十幅的,便是将整个大辽都搬上画纸,说不定也有可能啊!

    画板被童贯小心地呈到了官家赵煦跟前的御案之上。赵煦看了一眼,顿时就和童贯一样的惊讶了。

    画上的童贯和真人极为相似……反正只要一看画,马上就知道是童贯了!拿上这画,都能去寻相士给童贯看相了。

    “果然是有真本领的!”赵煦又道,“武好古,抬起头来,看着朕!”

    武好古闻言把头抬了起来,和御座上的那位身穿红袍,头戴长脚幞头的青年对视着。

    虽然光线很暗,但是武好古仍然可以看出赵煦的脸色灰败,体态瘦削,俨然一副有病在身的模样。一想到这位青年天子的年龄和历史上的早逝,以及他的早逝所带来的后果,武好古就有一种心如刀割的感觉。

    他若不死,华夏未必会有靖康天倾……

    “看清楚了吗?”赵煦问。

    “看清楚了。”武好古有点明白赵煦的意思了。

    考试还在继续!

    不过赵煦这次要考的,不仅是武好古的画技,还有他的记忆力……或者说,是对人像的记忆能力。

    因为有很多人是可以见,但是不能当面绘画的。比如大辽皇帝耶律洪基就不一定肯老老实实做武好古的模特。

    “记住了吗?”赵煦问。

    “记住了。”武好古回答。

    凭记忆进行速写又称默写速写,是速写练习中的一门技巧,要去画师依靠观察记住模特的形象特征、结构和动态,然后进行默记速写。

    “再去画,”赵煦说,“回画局去画,画好后再拿来给朕看。”

    “喏。”

    武好古拜了拜,拿上自己的那包碳条笔,退出了崇政殿,然后快步回了不远处的画局。

    梁师成见他快步而来,以为是要拿东西,便问:“又需甚底?何不使人来知会?”

    “可有宣纸?速速拿来给我。”武好古也不解释,直接就索取了一张生宣,然后摊开在书桌上,就开始用碳条笔默写官家赵煦的人像了。

    梁师成就站在一边瞧着,只看了一会儿,脸色也大变了。

    这画得不是官家吗?

    而且恁般快,还恁般像……

    画好了赵煦的速写,武好古才发现梁师成真呆呆地站在自己身边,便一拱手问:“守道兄,你看我画的可像吗?”

    “像,实在太像了……便是宫中收藏的官家写真像也不过如此啊。”

    “那就好。”武好古笑了笑,“可借笔墨一用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