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着耳朵仔细听里面说什么……

    “向道,三书六礼的事儿,我们全听高娘子的。”潘孝庵这个时候收敛了一下笑容,表情认真起来了,“今天就议一议陪嫁多少吧。”

    这个……武好古其实无所谓!

    他又不再乎钱,他在乎的是人!潘巧莲、西门青、杜文玉、潘影儿、金瓶儿、墨娘子……他都是挺在乎的!

    不过他还是很尊重潘巧莲的,不能先纳妾后娶妻,也不能不经过潘巧莲的同意就纳妾……如果潘巧莲不同意,那就只能置几房外室了。

    所以迎娶潘巧莲是以后美好生活的开始!

    “这个你说多少就多少吧。”武诚之也是一副无所谓的姿态,因为他知道潘孝庵和潘巧莲兄妹情深,怎么都不会亏待妹妹的。

    潘孝庵道:“那我就说个数吧,就给三十万缗吧!”

    这个数字一出口,在坐的人除了武好古,都不由得吸了口气儿。这潘大官人还真有钱啊,嫁个妹子就给恁般多的陪嫁。

    潘大官人扫了武好古一眼,又道:“十八还有些私房,那是不计算在这三十万里面的……这三十万缗也不都是现钱。有房产,有土地。上回十八和我说过,你想和她在海州长住,所以我在海州的那个庄子和一万多亩土地就算在陪嫁里面了。

    开封府城西还有一个庄子,就在琼林苑边上,不算大,连宅子带周围的土地就是五百亩,也算在陪嫁里面了。”

    他说的两处地产都是极好的,不是那种破败不堪的宅子,而是维护得很好的房产。两处加在一起,大约值个七八万缗的样子。

    “另外,开封府城内还有我的十几处宅子和店铺,除了小潘园之外,还可以选一处十万左右的给十八做陪嫁。这样十七八万缗就差不多了,余下的就给现钱吧。”

    三十万缗的巨资,在潘孝庵说来简直轻描淡写,在武好古听来也没太过激动。一个是十一世纪的“银行家”,一个是宋朝的“互联网巨头”,都是那种不在乎钱的主儿,三十万缗对他们俩来说,也就是中等意思吧。

    这两家,说起来还真是门当户对啊!

    “十一哥,我能要城北厢的封丘门大街上的那处大库房吗?”

    武好古这个时候突然插了句话,提出想要城北厢的一处地产。

    “大库房?”潘孝庵想了想,“封丘门内的那个旧米仓?”

    武好古想要的地方原是个米仓,并不是潘孝庵私人的产业,而是潘家金银绢帛交引铺的产业——是抵债资产,原本属于一家纲商(就是跑运输的商户),因为经营不善破了产,就把这处库房抵给潘家铺子了。

    不过开封府的城北厢地段并不太好,特别是靠近封丘门的地段,那里不是兵营就是库房,商业不大繁荣,也没有豪宅市场。恁般大的一个米仓想要出手也不容易,于是就被出租给了几个米商,其实也收不到几个租金,因为现在很多商人都在开封府城外沿河的地方买了土地建了库房和手工工场。

    “对,就是那个旧米仓。”武好古笑道,“能给十八做陪嫁吗?”

    “能啊。”潘孝庵问,“大郎,你是不是想在那里搞个刻印工场?”

    现在《花魁》画册的印刷和装订都是外包的,不过那并不是长久之计。随着画册发行规模的增大,佳士得行必须要有自己的刻印工场了。

    “刻印工场已经选好地盘了,”武好古笑着对潘孝庵说,“预备建在开封府城东南的陈留县。”

    陈留县是开封府下下的五州四十二县之一,是个大县,位于汴河(运河)之畔,交通非常方便,人口也很多。距离开封府也不远,地价也比开封府便宜太多了。有几千缗到一万缗的投资,就能在那里建成一个很大的手工工场了。

    除了陈留的工场,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