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北上去破双州的敌人吧。”

    他的想法是万一打败了,也可以就近投女真。

    “不可。”高永昌摇摇头,“双州太远。如果战事迁延,大军一时回不来,辽阳就空虚了。”

    “那就打广州的那一路。”

    “不可。”高永福又站出来反对,“据败兵回报,攻破广州的敌军有数十门火炮,而且还有大量的铁骑。”

    又是火炮,又是铁骑,肯定打不过。

    郭药师道:“可是自耀州而来的敌人可是在旅顺打败耶律延禧的精锐……”

    原来郭药师并不知道武好古还带了一路兵去和马政汇合,还以为攻占辰州和耀州的共和军是一路的。

    “旅顺一役是两败俱伤,而且这路幽州贼在旅顺战后一直在攻打我渤海人的壁坞,连续作战,早就是疲惫之师了。”

    高永昌大声道:“所以朕意已决!要御驾亲征!明日就大发三军,南下迎战幽州贼!”

    郭药师长叹了一声,头脑已经开始转动开了……高永昌已经死人一个了,自己总不能陪葬吧?不行,怎么都得找条活路啊!

    ……

    “郭药师的使者?”

    “是个名叫甄五臣的汉子。”

    “甄五臣?是汉人?西门大哥,你听说这个人吗?”

    “听说过,此人原是铁州一带的马贼,很有一些本领,不知怎么投到了郭药师的麾下,真是有点可惜了。”

    “哦,那就见一见吧。”

    武好古是在耀州城内得知高永昌率部南下拼命的消息的。而给他送来这个消息的,居然不是共和军的斥候游骑,而是郭药师的心腹甄五臣。

    消息在外行听着有点可怕!不过武好古现在是内行了,听着只是高兴。

    高永昌这个渤海皇帝居然有不少手下,光是辽阳城附近,就有不下二十五万兵力。大多是一帮投靠高永昌的渤海右姓带去的,还有约五万是高永昌从旅顺战场上带回去的,现在是他的禁军亲卫。

    现在那么多乌合之众,都被他拉出辽阳府来送死了。

    “二十五万?大多是乌合之众吧?”武好古笑着问甄五臣。

    甄五臣恭谨地回答道:“渤海兵丁多是农夫,原来的东京道京州兵,吃苦耐劳,但是没有多少兵器,除了高永昌的亲兵,其他也都没什么训练。”

    西门安国在旁提醒道:“东京道人少地广,这二十万精壮,可是价值不菲啊……如果能俘虏了,就是二十万户熟悉辽东气候土地的佃户和长工啊!”

    他虽然没正经跟着慕容忘忧学过军事,但是因为早年在宋辽之间贩运过药材,所以对辽国东京道的情况比较了解,也知道渤海人的情况。

    东京道地广人稀,土地有的是,只是种地的人少。

    武好古如果想在这里安置二十万个骑士户和府兵户,那就少不了要准备至少二十万户长工去扛活……

    要不然,依靠对辽东情况不熟悉的幽州贫下中农来种,非饿死冻死不少人不可!

    “好!”武好古点了点头,“那就多抓一些……上层的右姓豪强咱不要,下面的农夫有什么渤海、汉人之分?都是好百姓。”

    渤海右姓肯定是要赶走的!但是普通的渤海百姓,则要尽可能留下。

    反正他们本是替右姓豪强和契丹人扛活的渤海奴,现在换个主子就是了。

    可是要怎么抓呢?这是个问题啊!

    “甄五郎,”武好古将目光投向了相貌堂堂的甄五臣,笑着问:“你家郭都管想要什么?”

    “禀执政,”甄五臣连忙道,“我家都管就想要个世守的州郡。还望执政成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