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号,也都是半死不活的。

    而从开封府那边运过来的货物,也比往年少了五成……

    走在郑州街头,看着到处都是上了门板,挂上了“盘出”或者“招租”招牌的冷清场面,武好文也是连连倒吸着凉气。

    “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叫天津布、江南丝给闹的?”

    老吏员苦叹道:“有天津布和江南丝的缘故,可主要还是给钱引闹的。”

    “钱引?”武好文一愣,“朝廷不是出400文购回了吗?”

    老吏心中好笑:这位的大哥可是商中之圣一般的人物,他怎么就一窍不通呢?

    “学士,现在钱引已经涨到480文了。”

    “那还有什么问题?”武好文问。

    “但是倒了的质库、解库、金银绢帛交引铺却起不来了。”老吏道,“郑州这边的吸储放债的商号,至少一半都栽在钱引上了!本钱折了个七七八八,放出去的债又一时收不回来……”

    质库、解库、金银绢帛交引铺多少都有杠杆,也就是通过吸储放大了资金,而钱引在一段时间中又能和铜钱一样使用,利息又高,也就成了这些金融机构的最爱了。

    而在钱引从770文一路跌到400文的过程中,连京东银行这样的巨头都遭受了一轮挤兑,何况普通的质库、解库和金银绢帛交引铺。

    挤兑是金融机构最害怕的事情了。资金充足,又能得到大宋朝廷支持的几家大银行自是倒不了的。而这些小行,一倒一大片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而小行往往又支撑着乡村和中小城市的金融,它们一垮,乡村和中小城市立即就会陷入钱荒。

    另外,钱引本身也是通货。一万万缗以上的钱引现在缩水成了六千多万,本身就会造成严重的通缩。而且吃了亏的中小金融机构现在的都不敢再接受钱引,这又进一步加剧了通缩的现象。

    所以现在大宋境内,特别是中原地区的州郡,普遍出现了严重的通货紧缩,也就是钱荒!

    钱都荒了,市场能不荒吗?

    钱荒了,大宋会不会也荒了?

    ……

    “界河上真的冷清了不少啊!”

    “是啊,元首,自从年初钱引风波以来,天津的市面就萧条了不少。往来于界河之上的商船也少了许多……”

    在高丽呆了半年多的武好古,这个时候终于乘坐一艘“真理”级战列舰返回了天津市。

    发生在宋朝的钱引危机,也已经蔓延到了天津市。

    毕竟天津造的主要市场就是大宋,大宋陷入了萧条,天津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钱引……”武好古问身边的天津知事苏大郎和潘兴业,“现在怎么样了?”

    这几个月他没怎么关心钱引危机的事儿,他都在高丽处理军务、政务——都是非常琐碎的事情。

    征服一个豪强林立的封建国家就是需要耐心。这种封建化的国家并不会把实力集中在中央,所以即便在忠州大败王俣和尹彦纯,并且将其二人俘获。也不等于大功告成,还是得花不少精力安抚镇压,特别是把大周封建主义的堡垒一步步推上去,最终取代高丽贵族的壁坞。

    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还需要笼络一下高丽人的贵族。

    比如被俘的王俣和尹彦纯,之前当过一阵子傀儡的拓俊京,还有被王俣派来出使的金富轼,不仅没有掉脑袋,而且都和武好古同时抵达了天津。

    他们将会成为大周共和国的“贵族公民”,并且得到一块武好古赠予的私田,还会在天津北市得到住宅。

    大周共和国的执政府也会给他们一个闲差,让他们可以安安稳稳生活下去……

    大周银行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