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局面是所有的元老都不希望看到的。即便是所谓的“君主派”,也是要在《约法》和元老院的框架内选出一个皇帝……《约法》和共和都是要的。不过是把元首名号变成皇帝,可以让武好古的子孙世袭。与此同时,元老院和《约法》的权威还是要维护的!

    “久之,”支持武义久接班的马政开口道,“可你现在连元老都不是啊!”

    武义久道“我是勋贵公民,根据《约法》有权参选。现在只要有一名选区在天津的元老请辞,我马上参加补选。”

    按照《约法》和元老院的规则搞政治,果然是难不住武义久的。

    他说着话,目光在大堂中缓缓扫过,“诸位前辈不会不支持义久吧?”

    “我们当然支持了!”

    “一定支持!”

    “久之当元老是天经地义的……”

    一帮元老前辈没有一个反对的。武义久是堂堂正正的选,谁要反对,那就是和元老院中支持武家的元老过不去。

    而且反对有啥用?不允许元老辞职?还是不允许武义久参选?以武家在天津的势力,把武义久捧上元老宝座是易如反掌。

    他当了元老,那么在元首补选中获胜也是轻而易举的。

    当然,前提是武家能够团结!

    如果西门青支持武义久,那么赵钟哥、西门安国、慕容鹉、张熙载、花满山这批人只能跟进。

    至于马政、苏大郎、苏过、林冲、潘兴业这批人本来就支持武义久,就更没话说了。

    虽然把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选上去当元首怎么看都有点儿戏。可是这事儿却符合《约法》,也符合共和国的原则,别人最多看不惯,也没什么招。

    而武义久因为是补选上台,还有两年时间建立威信——也就是发动对外战争,为军事公民的二代们夺去新的土地!

    得到了土地和公民身份的“二代”自然会成为武义久的拥护者。有了他们的拥护,武义久的元首自然就坐稳了……

    ……

    避暑山庄大火和共和国元首武好古失踪的消息在八月初三的下午,就通过官方报纸《共和日报》公开了。

    位于天津北城使馆坊的大宋公使馆自然也通过报纸得知了这个消息。

    内厅之中,公使张邦昌和副使秦桧对面而坐,一人手里都是一份刚刚到手的《共和日报》,翻来覆去的看着。

    也不知看了多久张邦昌才把《共和日报》一丢,吐了口气,表情复杂地说“这事儿闹得,也不知是福是祸?”

    秦桧也放下报纸,看着张邦昌“公使,怎么会是祸?敌酋毙命,敌国自乱,对于我朝而言总是利大于弊的。”

    张邦昌在天津当公使已经有两年了,不似秦桧才上任没几日。

    听着秦桧的言语,张邦昌只是摇头,“不好说,不好说啊……且不说武好古是不是真的毙命了,便是真死了,周国也未必就乱。你看报纸上都说了,元老武诚久请辞和勋贵武义久参选南开区元老,明天就要投票了。这武义久是武好古的嫡子啊!”

    “可武好古还有两个儿子在外带兵啊!”秦桧道,“而且周国的那一般开国功臣,元老勋贵真的能服武义久这个晚辈?依下官看,周国必有一场内乱!

    这可是天佑皇宋啊!”

    张邦昌抬眼看着秦桧,“会之,你是想……”

    秦桧吸了口气“公使,下官怎么想无关紧要,现在要紧的是立即将武好古遇害,周国发生内战的消息送出去!”

    “对,对,得立即报上去!”

    秦桧又道“下官走一遭河间府吧!”

    从陶节夫主持河北军务时起,河间府就是河北宣抚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