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阿姐,我给你说哦,前日藏书楼的仲秋咏月诗会上,陆大哥以一首‘中秋月’摘得桂冠……”

    “阿姐阿姐,你还记得陆大哥画的那副‘洗象图’吗,慧远大师偶然看到,大为称赞,直说是佛教少有的精品,如今那副画已经被慧远大师郑重的收藏到了山光寺的藏经阁……”

    “……阿、阿姐,好消息,陆大哥苦思三日,终于破了王姑丈五年前设的竹林残局,引得无数棋林高手前来观战,随后更是对陆大哥赞不绝口,都夸他是棋坛罕见的少年奇才……”

    “阿姐、阿姐……”

    自打中秋节那日陆离在文苑路藏书楼高调出场后,他便频繁的出现在士子们的面前。

    从诗词歌赋到琴棋书画,再到医卜星相,他竟无一不精,每次露面都赢得无数赞誉。

    陆离陆原上的大名也开始从扬州兴起,而后顺着大运河南北两头的向外扩散,收获各种称赞的同时,更是拥有了一大批粉丝。

    而谢向安小盆友,陆离的小兄弟,早已进化为了他的脑残粉。

    陆离每次大出风头后,谢向安都乐颠颠的跑来找姐姐分享。

    是以,哪怕谢向晚从未刻意打听陆离做了什么,有谢向安这个小喇叭,她还是知道了陆离的全部“事迹”,只听得她耳朵长茧。

    “卖弄!”谢向晚低声咕哝了一句,其实吧,二字在彼时是个褒义词,含文采、才情之意。

    但从谢向晚嘴里说出来,却有点儿暗讽的意味儿。

    “不是卖弄,陆大哥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并没有因为杂项而荒废的正经课业。他写的几篇策论,连许多名师、大儒读了都忍不住拍案叫好呢。”

    作为陆离的脑残粉,谢向安虽敬畏姐姐。但还是忍不住帮偶像兼大哥辩解。

    谢向晚撇撇嘴,凉凉的说道:“真有这么好?”

    心里却暗暗嘀咕:啧,这陆二少爷还真能折腾呀,想当初他考中探花的时候。估计也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现在倒好,不过是装了几天的名士,竟然还真让他闯出了自己的名号。

    “那是自然,”谢向安用力点了点小脑袋,颇为自豪的说道:“姐姐莫忘了,陆大哥可是圣人钦点的探花郎啊,他的文章、见识,就是圣人也颇为赞赏呢。”

    没错,这才是陆离能迅速成名的重要原因之一。

    谢向晚放下手里的笔,拿起湿帕子擦了擦手。心中盘点着陆离能成功的原因:

    首先,自是陆离确有真才实学,且不止是关注一点,各个门类他都有所涉猎,妙的是每一类还都有几分擅长。

    文无第一。可耐不住这厮懂得多呀,在同科进士中,陆离的棋下的最好,在一干棋林高手中,他的古筝弹得最好,而在一群……

    这样一对比,陆离便很快能从诸多读书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旁人眼中全能型的才子。

    第二,陆离能迅速被天下读书人认可,他的探花郎身份功不可没。话说,没有通过科举的名士还算是名士吗?

    虽然这句话有些偏颇,但没有考中科举,没有朝廷的认可。根本就不能在读书人中混下去。

    什么,你说你有旷世之才,好呀,考个状元先?

    什么,你说你不屑于科举。我呸,你丫是不想考呀还是根本就考不上?

    文人相轻,自古有之,想要让读书人敬佩,那就必须能经得住统一标准的考验——科举。

    第三,便是陆离的年纪,他今年虚岁才十七岁呀,便有如此才学,就是再苛刻的老学究,也不得不赞一句“少年可畏”。

    除此之外,陆离的国公府少爷出身,以及他满满的私房钱袋子,也是他能成为名士的原因之一——出身高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