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但在回答的时候谢洛夫仍然保持目不斜视的姿态。

    面无表情的谢洛夫心中一动,现在的格列奇科元帅已经是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正常的情况下绝对是下一任国防部长,但考虑这个人和勃列日涅夫的关系,每每想到这里都十分让人腻歪。

    “格列奇科同志对裁军有些不满么?”赫鲁晓夫沉吟了一下还是问出了自己的问题。克格勃是自己一手从内务部拆出来建立的,赫鲁晓夫一直很信任这个组织,这也是赫鲁晓夫对外界了解的一个重要渠道。

    “谈不上不满,应该是只是对裁军有些牢骚吧!相信作为一个军事统帅,对红军的规模缩小不是滋味!”谢洛夫一副貌似为格列奇科元帅开脱的样子。

    果然就见到赫鲁晓夫沉默不语,现在他自然还不会因为一句牢骚放在心上。可谢洛夫心里明白,在战略火箭军形成规模,加上导弹技术的进步!赫鲁晓夫迟早会升起裁军百万的念头,那时候对裁军颇有微词的格列奇科还能不能在陆军总司令位置上好好坐着,可就十分难说了。

    此时谢洛夫的角色,就相当于明朝的锦衣卫、帝俄的沙皇近卫军、尼古拉二世身边的拉斯普京,这就是近臣的好处,如果把克格勃和国防部一起比较,赫鲁晓夫明显更加相信自己建立的克格勃,“主要不满在什么地方!”

    “就是退役军官的安排问题,我已经和国防部沟通过了,让考核通过岁数不大的军官进入边防军和内务部队服役!不过还是十分艰难!两支部队不需要这么多军官!索性这次只是裁军了三十万!不然的话我就没有办法了!”谢洛夫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他其实不是这个意思,谢洛夫隐含在话中的意思是说,红军现在的规模还是太大,克格勃无法制衡的住。

    两人的闲聊让有些寒冷的路程多了一丝热络,赫鲁晓夫问了很多问题,包括很多军事方面的问题,赫鲁晓夫打垮马林科夫集团之后,凭借自己的眼睛已经看不到敌人存在了。克格勃就成了赫鲁晓夫的眼睛,对于克格勃的工作他一直都十分关心。

    “你的年龄还是小了一点,做事有些欠考虑!其实你和亚历山大做事的方式不一样,不过亚历山大更像我!亚历山大和弗拉基米尔你们这些年轻干部,思维比那些老干部要活的多!”赫鲁晓夫最终说出了这么一番话,让谢洛夫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要提及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他们?

    赫鲁晓夫算是斯大林死后掌权者中,对待年轻干部最好的领导人。不过他万万想不到自己一手提拔的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以及他们身后的共青团年轻干部,就是把自己赶下台的主力军,是所有合力发起政变力量中最强大的集团。如果赫鲁晓夫在台上多呆一段时间,会不会更好一些?

    “可关键架不住赫鲁晓夫总是好心办坏事,总是把个人感觉用在治理国家上面!”谢洛夫其实知道,要发动政变绝对是绕不过克格勃的,只要克格勃保持对赫鲁晓夫的忠诚,谁起来挑战都没用。

    经过一阵颠簸,赫鲁晓夫和国防部的元帅们到了近卫第258导弹团的驻地,驻地部队已经列队完毕,谢洛夫下车开门,随后跟在赫鲁晓夫的身后检阅部队,作为赫鲁晓夫的贴身保护者,谢洛夫很有一种天下第一的感觉,因为他走在国防部元帅的前面。

    带着皮帽子的赫鲁晓夫穿着黑色大衣,上了检阅台对这里的官兵进行讲话,祝贺这种特殊部队的成立,顶着零下二十度气温的赫鲁晓夫气色却很好,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见到R-7导弹,毕竟那个东西太危险!

    随后赫鲁晓夫和国防部的元帅们进了营房参观,赫鲁晓夫边走边说道,“可能有些同志对我的决定不满,但战略火箭军的成立,可以让我们减轻国防的压力!可以让一些士兵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有些同志应该理解!”

    赫鲁晓夫的话让谢洛夫直接压低了帽檐,挡住自己的眼睛,让格列奇科元帅只能看到帽子上印着党徽的红五角星,这个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