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长时间的热身呢。”

    “可能是怕我们在训练中受伤吧,他毕竟是刚来,对咱们的情况不了解。而且他也不是哈曼团队的教练,是俱乐部自己招的教练,所以在训练的时候会比较的小心。”有人不自觉的给李戴找了个理由。

    “说的有道理,要是把内奥尔那种的球员给练伤了,哈曼团队的自己人顶多被训斥一顿,李教练这种外聘来的,就算不被炒鱿鱼,也肯定会被罚坐冷板凳的。”

    “这叫不怕有功,但求无过。当然,这充分的热身肯定是有效果的,我今天训练的时候,就觉得身体状态很好,精神上也很亢奋。这训练完了都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可是这热身时间也太长了,一上午满打满算三个多小时的训练,光热身就一个半小时,特别是那个绕场走,一圈圈的,我都快转晕了。”

    “我觉得还好,反正有音乐听嘛,那些音乐听起来还都挺带感的,听着那音乐,可是越走越带劲,回头我得问李教练,把歌单要来。”

    训练结束后,球员们不免议论起来,而这些议论也在未来的几天内,传遍了整个球队。

    所有人都知道,李戴是一位很喜欢让运动员做热身运动的教练,而且大家更是知道,李戴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比较小心谨慎,担心球员在训练中受伤。

    每位教练在训练时候的风格都不一样,有的教练在训练的时候会充满激情;有的教练在训练的时候则会无比的严肃;有的教练对训练的要求比较高,要求运动员必须要做到极限,每次都将运动员练的精疲力尽;也有的教练是数据狂人,让你做二十个俯卧撑,就必须是二十个,少做一个不行,多做一个更不行。

    这些都是教练的风格,训练风格这种东西,只有适不适合,没有所谓的对与错。有些运动员就是比较适应某位教练的训练,所以训练效果事半功倍;而有些运动员就是不适应某位教练的训练,所以训练效果事倍功半。

    然而在进行评判的时候,却不能说A教练这样训练是对的,B教练那样训练就是错的。体育训练这东西,只有效果好不好,没有做的对不对。

    所以李戴这种“热身两小时,训练两分钟”的方法,也不会被人说是做错。

    更何况所有人都觉得,李戴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让运动员充分的热身,避免在训练中受伤。而在联想到李戴是被俱乐部聘用的教练,而非哈曼团队的成员时,大家对李戴的训练方法也就理解了。

    有些人在背后评价李戴的时候,甚至忍不住加上了一个“怂”字,在他们看来,李戴的训练风格就是“怂”,为了让运动员尽可能的避免受伤,刻意的增加了热身的时间,牺牲了正常训练的时间,也牺牲掉的训练的效果。

    ……

    “你们听说了么,今天上午训练的时候,热身的时间超过了两个小时!”

    “两个小时的热身?怪不得呢!我今天去复印文件的时候,就看到他们在绕场走,等我回来的时候,他们还在绕场走。”

    “李教练也太怂了吧,两个小时,这压根就不是在热身,我觉得他像是在刻意的减少正规训练的时间。”

    “李教练为什么这么做?训练时间减少的话,训练效果岂不是会变差?”

    “这你都想不通么?减少训练时间的话,球员在训练中受伤的几率也会便小啊!”

    “原来是这样啊!这我还真没想到。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是挺同情这李教练的,那些欧洲人一直看不起咱们的教练,在这群老外手下做事可不容易,说不定出点小差错,就会被‘打入冷宫’。”

    “可不是嘛,大家都是混口饭吃,都挺不容易的。”

    这些议论的声音,很快就传到了李戴的耳中,李戴也知道,自己得到了一个“最怂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