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宋子羽退到一旁,想看看采青到底怎么说服自己这倔脾气的弟弟。

    陆采青看了看宋子武道:“咱不说那遥远的事,就说眼前,这堆红薯背回去之后,我们把它种在地里一亩地能产多少斤红薯?我们拿到城里能卖多少钱?你会算吗?”

    “带着三弟就好了,他会算就带他去!”

    “那如果子飞有事,你就知道子飞会守着我们,他的人生就一直会跟我们一起,难道他就不会离开我们,到城里发展自己的事业,到时你还指着谁?”

    “大哥!大哥不是也学吗?他会识文断字就好?”

    “那为什么你就不能学,子武你今年才十六,你那么喜欢舞刀弄棒,难保有一天会去当兵保家卫国,到时候你就一直做个大头兵冲锋陷阵,难道你就不想当个大将军,人家老话都讲,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那我就不当兵在家,一辈子守着这个家。”

    “子武!你怕啥?我记得古来老人讲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现在就是好时机,错过了,你会错过好多东西。而且我还会一些打仗的排兵布阵的知识,都是听讲书的听来的,你难道不想学?”陆采青诱惑的说道。

    陆采青也不深说,她看出了宋子武对兵法的一些渴求,所以才按照他的喜好来劝学,见他有些动容,就想在来个激将法。

    “算了算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学我还省点精力,反正家里人都在求上进,到时候你要是落在宋大哥和子飞的后面,可别埋怨我们就成。”

    宋子武听了,低头思考了一下,弱弱的问道:“你真的懂得排兵布阵的东西,别是骗我的,我可是冲着它才学习的。”

    “放心吧!东西要慢慢的学,不能一口就吃个胖子,大家既然都同意那就从今天晚上开始。”

    三人也没有什么意见,干完活把红薯都分别装在背篓里,四人启程回家。陆采青按照节令算计着地里的播种时机,想着这是早春的红薯,自己在改良一下,看看能不能发芽当秋薯种植,现在刚好六月,正是种植秋暑的最佳时节。

    因为红薯的数量有限,回到家之后,陆采青把自己查好的五十二颗均匀的红薯整理好,让宋子羽送到地窖去,然后把没有登记在数的一些小的还有带着镐伤的留着家里吃,因为那些带伤的存不了多久会烂,晚上就挑选了一些带镐伤的红薯给三兄弟解馋。

    吃过晚饭,陆采青就说话算话,在灶台底下找到了一根没有烧过的树枝,又找了一些糊窗户的油纸,她按照小孩子学习的顺序,开始从大写的一二三教起,三人学的特别的认真。

    荒地买来,就差红薯苗,自己还要培育几天,五亩的荒地光种植红薯还是不够,又让腿程较快宋子武到了县城买了小麦种,一想到秋收的时候,家里就可以有红薯和白面了心里就高兴。

    陆采青把每个红薯均匀的切了几块,泡在水里,跟伺候祖宗似的伺候了好几天,才生出苗来,捡着长势旺的生根儿,趁着这当空,宋子羽也没闲着,带着两个兄弟,起早贪玩的把荒地侍弄出来。

    陆采青看着荒地被从新翻起,以李大哥名义借来牛车,爬犁,按照陆采青的要求起垄,一切就绪,陆采青才把红薯苗种在地里,小心的培上土,又浇上水。小麦也都播种到了地里。就等着它们慢慢的长大。

    忙活了快一个星期,才把手头上的农活忙完。这时她们家里迎来了第一位客人。

    只见两匹高头大马开路,后面拉着一辆马车四面皆是昂贵精美的丝绸所装裹,镶金嵌宝的窗框被一帘淡蓝色的绉纱遮挡,使车外之人无法看到这般华丽、飞驰的车中的人是谁。

    因着陆采青也要经常出山脚去看荒山的红薯地看长势,所以三兄弟为了让陆采青出行方便,便把进山脚的石头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