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说这些。我们没做什么事,今天就看着。你都忙了一天,你大姐那收拾好了没?”

    “都收拾好了。大姐那剩下的碗筷,掌勺大厨自己洗了带回去。我刚在二姐院子里送走他们。那师傅挺好的,连二姐院子也收拾得干干净净。婶,我看没什么问题。直接把院子的门给锁上了。你们安心在这玩。”

    张母看他喝完水,催着他进去换下周娇。

    客房里,张爹和几位老人坐在炕上,炕前两张椅子坐着两亲家。村里一老人摸了摸炕上的被子,打趣道:“这新棉被你睡得习惯?我看你大晚上非得压块石板才睡安稳。”

    张爹拿出烟斗放在炕桌上,“我还真没睡过这里。孩子说留着给我们老两口,可我还是喜欢回村里。真不习惯。”

    张会计哈哈大笑,“你个傻老头,让你享福不知道享。你家小五两口子多孝顺,这么好的屋子让你抽烟,让你随便折腾。你这老家伙真不会享福。你不住这!我看你家小儿子是铁了心让你们住。我们都活了这么大岁数了会看人。就你小儿媳妇那是真心实意的让你们两口子住这。”

    一老人听完连连感叹,“老二这老小子命好。没成家有个能干的爹。等成家有三个好儿子。等老了有三个儿媳妇。啥啥也不缺。”

    外面传来几位老大娘和孩子们的欢呼叫喊身。

    张会计指了指外头,“你们听听,这就是福气。你这个儿媳妇是这个,没说的。为人处世大气。听那笑声不带点假的。我们一进来,就张罗东西,又是端茶倒水,又是让孩子们随便进去。性子好啊。亲家,孩子要是让你们两歇歇住这,你就来。孩子没和你们分心,你就多多看着点孩子。都是好孩子。”

    张爹听着他们一句句的夸着,心里乐滋滋。他当然知道他们小夫妻孝顺,可不能说,也没必要炫耀。

    不是他吹牛,他要是让娇娇给他五百一千的,娇娇一定二话不说就拿出来。他要是说自己想吃什么东西,连着一个月不带重样的。而且那孩子还会担心他,想带他是医院看看。连闺女都不一定做到,可她一定会。这就是他的底气。

    娇娇这孩子和上面两个儿媳妇不一样。她从小没父母在身边,是真的把他们两口子当自己爹妈。

    这孩子还特别聪慧,刚才一直朝他眨眼睛,示意他随便带着人进书房。她还特意跑去把门开得大大的,那糖和吃的立即端出来,还一句句爹,你看还要什么没有?我去拿。

    不怪周老弟当她是命根子。他家小五是孝顺,可有了娇娇更孝顺。好儿媳福泽三代,他小五这脉最少三代子孙兴旺。

    过了不到半个小时,张国庆和外面的几位哥哥说了几句话,就往屋里进来。

    一进来他笑呵呵地依次喊着大伯大爷,恭恭敬敬地陪着几位老人聊天。

    这些老人别看大字不认识几个,可张国庆明白这些人很多说出的话,都是生活教他们的经验,比书上更是实际。

    因此,不管岁数多大的老人多嗦,他都认真听着。将心比心,等他老了,孙辈在他前面行事有礼,他也会指点他们一些自己生活的感悟。

    房间里的这些老人还有几个中年人们,他们夸着张国庆。

    张国庆顺带着赞美了他们孩子。一路说下来,老实的,他说对方稳重,心里都有数,就是懒得理会。

    偷懒的,他就说对方是聪明人,喜欢用脑,好比文人你总不能让他用武功,其实也就是没找到路子,等对方想好了,不比使力气的差。

    霸道爱闹事的,他就说对方性子直率,心里没有一点弯弯曲曲,不会背地里捅别人一刀,有事当面说,这是人家真汉子性情。

    总之,他这么说下来,还真有道理,乐得老头们哈哈直笑,说张国庆说的非常有道理。也是,谁会觉得自己的儿孙不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