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奏之类的,在吴宁这一奏表面前,估计连零头都算不上,

    这货整整写了三天三夜,用麻纸七百一十九张,共十三万六千八百二十字,后世管这篇改变了大唐命运的奏本叫《唐策:醒世方》。

    等到传旨太监再次来到吴家小院,准备把吴宁接入京城的时候,人没接着,倒接过一口大箱子。

    老太监都看傻了,什么情况?

    可是,吴宁不走,他也没办法,只得带着一口箱子回京。

    心下还在祈祷,但愿不要触怒圣后,要了你小子的命。

    而一到东都洛阳,老太监把箱子搬到武则面前,武老太太也是一惊。

    “他不来?”

    “回禀圣后,吴宁辞不受恩,只让奴婢带回这口箱子,说是与圣后的回奏。”

    “......”

    武则天笑了,“既然不来,又送什么回奏?”

    “打开吧!”

    太监闻旨,应诺开箱,只见里面满满一箱都是纸。

    老太监一个人根本抱不过来,只得捡上面几张递给武则天。

    武老太太懒洋洋地接过,翻开一看:

    少不更事,未解诗书,唯数术一学略启心得?

    ......

    不知孔孟而何以知理,不晓礼法......

    ......

    草民惶恐,万死诚辞,望圣后体恤。

    看到这里,武则天笑了,“果然是个聪明的孩子!”

    可是再往下一看:

    倾献一策,以尽孝心......

    老太太又是一怔,他居然猜到了?

    正了正身子,再往下看。

    唐者,以武立国,以威傲世,雄居四海,君临五岳。

    第一句就让武则天眉头一皱,这完全就是居高临下,全然不是为臣为民所应该有的口气。

    再往下来,武则天的神情更是越来越阴沉。

    因为下面,吴宁站在一个当权者的角度,一个居高临下的视角,把大唐从里到外,从军到政,从利到弊,彻彻底底地剖析了一遍。

    眼光之长远,思考之深刻,连武则天这个大唐几十年来真正的掌权者都自叹不如,这也彻底触动了武则天内心深处的杀机。

    真是不知死活啊!

    武老太太暗自咬牙,“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

    若是以往,武老太太会二话不说,直接下旨擒杀吴宁。

    可是这一回,武则天觉得,得先一会儿。

    因为,吴宁真的说到点子上了。

    特别是当中一段对当下朝庭财税的分析,简直是入木三分,让武老太太连眼神都挪不开。

    只见吴宁在奏本上写到:

    当下唐之税赋,年入三千万贯盈。

    细数门类:

    租庸调钱,十之有半(50%左右)

    户税:十之半一(5%)

    地税:十之有一(10%)

    资课:十之半一(5%)

    各目使役钱:十之有一(10%)

    官属田:十之半一(5%)

    租贷(政府高利):十之半一(5%)

    以上各项已占十之有九,余者诸如:税草、脚钱、仓窑、加耗、籍账、土贡、勾征、常平仓、盐课、铜铁十不足一。

    这些数字名目,武则天自然再熟悉不过。

    只不过,让老太太大为意外的是,吴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