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机勃勃,随处可见花木峥嵘、嫩草出芽。这是一个灵动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也是姜瑾瑜做皇帝的第一个年头。新帝继位第一年往往沿用原来的年号,至元旦才开元改用新的。不过,虽仍是太和的年号,却有了与以往不同的新气象。政局稳定后,姜瑾瑜启用了一系列的新政策,减免赋税、大赦天下、放还宫女等等,先帝后宫妃嫔,有子女的可随子女出宫居住,没有子女的也令其归家,自行聘嫁。朝堂上则精简机构、剔除戎官、提高办事效率等,效果很是显著。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说姜渊了,让他做丞相果然是明智之举。这一些列作为,很多都是他亲自实施的。韩睿虽也多数都参与了,但他往往只说个大概,具体办事的是姜渊,而且总能办的尽善尽美。

    韩睿本要叫牛宏业进宫为侍卫的,毕竟侍卫也是个体面活儿。多由勋贵子弟或武进士担当,升迁较快,外放时还可升一级任用。跟官场浮浮沉沉、摸爬滚打相比,无疑是一条通天的捷径。

    可姜渊却执意不放人。

    侍卫常年宿卫皇宫,一个月才休沐两天,这不是让他天天坐守空房吗?

    韩睿想想,好像是有点不人道,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如今牛宏业进了少府习学,倒是跟姜渊离得近了。

    韩睿这几天都忙得脚不沾地,既有政事也有家事。好在政事已步入正轨,让他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事上。父母、兄长就要带兵回京了,他这个为子、为弟的总得提前做些准备吧,有些东西也要购置。

    荣王太妃这几天一直念叨该给韩逸云说个姑娘了,再耽搁下去就迟了之类的话。类似的话韩睿都不知听了多少遍了,又不像惹祖母生气,只得曲言附和着。上一世他哥是二十四岁就成家了的,祖母相中的孙媳妇。婚后二人倒是相敬如宾,但因聚少离多的缘故,也没生下一男半女。这辈子韩睿早让人打听了,自己前世的“嫂子”两年前已经嫁人,儿子都一岁了。今生谁会成为他嫂子,还真不一定呢?

    他哥心思不在这些事上,韩睿心知肚明,只是不便跟祖母讲。就说大哥在京时也是有通房丫鬟的,也没见他碰过几次,一心都扑在了行军打仗、钻研兵法上,比姜瑾瑜还不知情趣。

    小院子里几株玉兰开的正盛,几只雀鸟叽叽喳喳的叫着。韩睿刚从屋里出来便觉一阵幽香入鼻,便在树下徘徊了几圈。等他一转身,不由一惊,姜瑾瑜何时站他身后的?

    “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一点声儿都没有?”

    姜瑾瑜笑了笑,说:“你出来我就站在这了,你没注意而已。”

    “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姜瑾瑜低着头:“好几天没见你了,我就来看看,不是随便出宫。”

    被姜瑾瑜这么一说,韩睿才想起来自己有几天没进宫了。他好像跟姜瑾瑜说没事不许整天往宫外跑,自己有空就去看他。毕竟姜瑾瑜如今是一国之君了,得为百姓保重自己的身体,万一出宫遇到心怀叵测的人,总是麻烦。咦,自己当初不过是随口一说,难道这小子当真了?想到这不免有些抱歉,便道:“可用了膳了?”

    姜瑾瑜摇摇头。

    韩睿叹口气,一面吩咐厨房备饭,一面说:“父王他们就要回来了,我忙得颠三倒四,不是故意忽略你。”

    “我知道。我也不想打扰你,可就是忍不住。”

    这句话韩睿听着还是很受用的。他笑着拉了姜瑾瑜进屋,想起几日前朝堂之事,便问:“北方的旱灾处理的如何了?”

    “放心吧,派了大司农亲自前去,实地考察之后,决定引河水灌溉,昨儿传来消息说进行的很顺利,庄家可能会欠收,却也不会太差。我已下令免了旱灾区两年的赋税,足够百姓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