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毛纪的身上。

    他们既为之担心,却突然有一种冲动。

    许多人的内心,早有答案。

    这些御史、翰林,这些士绅,这些读书人。

    他们不满意太子殿下。

    正因为对太子殿下的不满意,所以他们希望借别人之口,来吐出自己的心思。

    毛纪微笑。

    他诚恳道:“太子不贤。”

    一下子,堂中已成了煮沸的油锅。

    顿时,所有人都瞠目结舌起来。

    毛纪的回答,简单、直接、有力。

    犹如一柄剑,直刺天子。

    此人……真的是有胆魄。

    也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弘治皇帝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

    因为……事态已经往他最不想看到的方向发展了。

    当毛纪说到不贤的那一刻。

    自己就必须得有所作为。

    要嘛诛杀他,可如此,只会成全毛纪。

    毛纪将成为一个殉道者,成为天下读书人的楷模。

    无数人会敬仰他,认为他是一个敢于‘说真话’的大儒。

    甚至可能,千百年之后,人们会将他比喻成比干,会成为魏征。

    可弘治皇帝无路可退。

    除非做出妥协,在一个大儒的面前,做出退让,亲自走下自己的座位,走到毛纪的面前,扶住他的手臂,道一句先生所言甚是,太子尚在幼冲,身边需有人辅佐,指摘他的过失,先生乃是高士,朕欲将太子托付先生。

    只有如此……或许可以成就一段新的佳话。

    可是……这也意味着,新政的成果,彻底的被推翻。

    弘治皇帝缓缓的闭上眼睛,其实从一开始,他就清楚,在这无数人的人心面前,自己都是一个失败者,无论自己做出何等选择,毛纪都是赢得那个人。

    哪怕你杀了他的人,消灭了他的肉体,弘治皇帝依旧输了。

    弘治皇帝猛地张开眸子,眸里杀气腾腾。

    “是这样的吗?”

    “是这样的。”毛纪道:“陛下,太子殿下所为,已令天下人失望了,为太子者,岂可耽乐嬉游,暱近群小?又岂可自署官号,使冠履之分荡然?这十年来,太子殿下蒙陛下的厚爱,准许他开府建牙,因而,有了镇国府,可太子殿下,又是怎么做的呢?他身边所围绕的,又是什么样的人?陛下圣明,自有明断,太子殿下固然聪明,可这些年来,已经走偏了,天下军民,无不失望透顶。满朝卿士,亦心怀不安,士绅人家,战战兢兢。陛下,太子迷途,当返矣!”

    弘治皇帝道:“依卿而言,当如何。”

    毛纪道:“改弦更张,诛太子近前小人,以儆效尤,废黜新学,提拔君子入朝。”

    弘治皇帝微笑:“谁是君子?”

    毛纪道:“承圣学正道者,皆为君子。”

    毛纪所言,不但是书生气,而且可笑。

    弘治皇帝却是抬眸,他不在乎这个毛纪。

    他所在乎的是站在这里的百官,是这些士绅。

    这些人,认同毛纪吗?

    弘治皇帝淡淡的扫视他们,一字一句道:“那么诸卿呢,诸卿以为如何?”

    这满朝文武和士绅们,先是沉默。

    终于,那都察院右都御史陈丰道:“陛下,老臣以为,毛先生所言,颇有几分道理。”

    一下子,堂中沸腾起来。

    有毛纪开了找个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