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福克-沃尔夫公司和信天翁公司合作,去意大利寻求合作的机会——当然。这些合作对赫斯曼控制的史塔西机关而言,则是偷窃外国先进技术的良机!

    “福克公司如果不需要,可以把机会让给容克公司。”赫斯曼笑着。“容克斯博士在意大利碰了一鼻子灰,菲亚特公司不愿意合作,意大利人的野心很大啊!”

    在英明领袖墨索里尼的带领下,意大利这几年也迎来了经济起飞。虽然整体实力还不能和英法德这三个欧洲老牌工业强国相比。但是在造船和航空领域,意大利人却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而意大利著名的菲亚特公司更是借着法西斯的东风发展迅猛,现在已经是全世界产品线最齐全的军火制造商了。从机关枪、汽车、坦克一路造到天上翱翔的飞机。而且开设了发动机工厂,还是风冷、液冷双全,全世界也就这独一号了。

    “那是菲亚特的损失。他们的产品太多,但是每一样都不够强。”安东尼.福克说,“如果能和容克斯博士一起做液冷发动机,至少可以在这个领域保持领先。不过我们福克公司可不会把进入液冷式发动机领域的机会让给竞争对手容克公司!”

    “唉。安东尼,你的话让我想到了欧洲国家。”赫斯曼叹了口气,“如果不算苏联,每个欧洲国家都是一家什么都做的大公司啊,可是却都不够强大,而且互相之间还不能合作。面对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庞然大物。我们这些欧洲国家如果再不能团结起来,前途恐怕都不会太美妙啊。”

    “1923年时马克的崩溃,23年到26年的法郎危机,现在的英镑,都在预示着我们欧洲的前途。可是我们欧洲人却不知道要团结,还一个劲儿的互相斗争,让美国人和俄国人看笑话。”瓦尔T.拉特瑙也是赫斯曼家的常客,他现在也是工业促进委员会的一员,代表德国的电气工业(就是发电、输电什么的),还在1925年到1927年间担任过驻罗马的大使。

    “所以我们应该呼吁欧洲团结,”赫斯曼晃了晃手中的咖啡杯,“施特雷泽曼总理不是提倡德法和睦吗?他还因此拿了诺奖,我们何不把调门定的更高些?”

    施特雷泽曼的总理任期比历史上要长得多。虽然在野的社会民主党也一个劲儿指控他和慕尼黑事件有关。但是“中右联合派”掌控着国会三分之二以上的席位,又得到军方支持,难以动摇。

    而担任总理的施特雷泽曼也和历史上一样(历史上是外交部长),推动法德和解。在1925年同法国签订了保障两国边界现状的《莱茵保安公约》(因此德国承诺永远放弃阿尔萨斯-洛林),随后又在洛加会议上在不得罪苏联的前提下(拒绝加入反苏联盟)加入了国际联盟,后来还获得了常任理事国地位。

    到了1926年,法德关系进一步缓和。施特雷泽曼和白里安在靠近日内瓦的法国小城图瓦里举行秘密会谈。达成了《图瓦里协议》,协议规定法国允诺对莱茵区的占领,向德国归还萨尔,撤销对德国的军事管制,德国则同意向法国支付5000万英镑的赔款以缓解法国的货币危机。虽然这个协议最后因为法国大右Pai的上台而没有实行。但是法德之间的关系,却因此大大改善了。

    不过希特勒和纳粹党却非常反对这样的改善,他马上追问。“更高的调门?难道我们和法国还有进一步和解的空间吗?”

    “阿道夫,我是说唱高调,这样的事情你比我拿手吧?”赫斯曼说。

    卡尔.豪斯霍费尔也是今天到访的宾客,他问赫斯曼,“路德维希,你打算怎么唱高调?”

    “欧洲联盟!”赫斯曼斟酌着说,“一个团结的、一体化的欧洲!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所有这些欧洲强国不再互相敌视,而是团结在一起,共同维护欧洲的利益和世界的和平。”

    “这有可能吗?”希特勒用极度怀疑的语气问。

    “目前没有可能,”赫斯曼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