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的希望就是另辟蹊径,在海军航空兵领域取得突破。”

    说完这番话,赫斯曼就在阳台的栏杆边站定了,若有所思地看着外面。

    房子外面的街道上非常冷清,甚至给人萧条的感觉。进入1928年秋天后。德国的经济就开始遭遇寒流了。

    萧条的原因和历史上仿佛,都是由于美国经济日趋繁荣而吸走资金造成的。另外,德国经济本身也遭遇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凯恩斯计划》面临修改。

    在英镑遭遇了6月、7月的“挤兑”危机。不得不接受了美国的贷款支援后。英国、法国和比利时三国就开始联手就《凯恩斯计划》修改的问题,向德国施加压力。希望减少“实物赔偿品”至每年一亿英镑,同时再每年支付一亿英镑的现金赔偿(支付英镑、黄金、美元皆可)。

    英法比三国提出的要求当然是有商量余地的,现在的德国可不是1923年的德国。特别是日本遭遇“露机来袭事件”后,全世界都知道了德国航空工业拥有巨大的军事潜力!

    如果法国、比利时想再次入侵鲁尔区,很有可能会有“TB特快”去访问巴黎和布鲁塞尔……实际上对于TB-2这种基于最先进的民航飞机技术而开发的轰炸机。别说日本没办法防御,换上法兰西这样“航空强国”一样没辙。

    这是因为20年代各国(不包括德国和苏联)的军用飞机开发都陷入了保守主义的思维之中。最先进的技术并不首先运用在军用飞机上,而是在民航飞机上首先使用。在通常情况下英美法等国的军用飞机技术都要比民用飞机落后一代。

    别说是把心思都放在修防线的法国,就连非常重视空军的意呆利,现在也是慢腾腾的双翼飞机的天下,领袖最先进的CR.20比起日本的三式舰战在速度也强不了太多。一样追不上装备了四台880匹马力空冷发动机的TB-2,更别说很快就要出现的装备了1200匹马力发动机的TB-2改进型了。

    而且,现在英法比三国都面临资金飞速流向美国的难题,要是再有“TB特快”访问巴黎和法比攻打鲁尔区。那么资金只会更快的流向美国!

    可是金融市场是个听风就是雨的地方,华尔街那边股票天天涨,钞票再好赚不过了,谁还肯留在德国提心吊胆?因此,英法比修改《凯恩斯计划》的提议才一出来,德国和法国的股票市场就跌得一塌糊涂,资金潮水般的抽离。

    这样的情况法国还好应付,大不了让法郎再跌一点。可是德国没有货币主权,必须根据帝国银行里面英镑的多寡来刷马克。资金(英镑)流出,就必须减少马克!

    而了解金融和货币知识的人都知道,当一个国家经济非常活跃的时候,基础货币(央行发行的货币)在银行系统运转速度很快,会产生一个“乘数效应”。说的通俗一些,就是德国帝国银行刷了一马克,在德国的市场上就会多出两到三马克的流动资金。

    德国帝国银行收回一马克,德国国内的流动资金同样也会减少两到三马克。所以资金大量流出德国,顿时就给正在高速运行的德国经济列车来了下急刹。

    德国帝国银行在这个时候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提高马克利率来挽留资金,但是高利率又抑制了投资的冲动,经济局势非但没有好转,而是变得更加严峻了。

    经济一出问题,本来被掩盖起来的“阶级矛盾”又开始有了抬头的迹象——虽然这个时空“魏玛繁荣期”比历史上要长,经济增长也比历史上要强劲许多。

    但是超级通货膨胀毕竟只过去四年多,在那场灾难中沦为无产者的人们,在短短的四年中还不足以重新积累起财富,以提升自己的阶级。

    因而,如今的德国仍然是无产者占绝大多数。他们对大萧条的承受能力是非常之低的。

    “库尔特,路德维希,希特勒先生和施特拉塞先生到了。”施莱彻尔妻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