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出动96架轰炸机。可是……摧毁了巴统的炼油厂,德国人照样可以从苏联得到石油啊。”

    是啊,被炸毁的又不是德国的炼油厂,这样的行动仿佛对打败德国毫无益处,唯一的作用就是激怒斯大林。

    空军参谋长纽****上将说:“我们经过周密的调查和精心的测算得出结论,由巴库和格罗兹尼油田生产出的石油,约50%是由巴统的炼油厂加工,加工量占到了苏联国内石油加工量的75%。也就是说,巴统的炼油厂一旦被炸毁,苏联在短期内就会陷入至少12个月的石油制品匮乏期。而德国并没有富裕的炼油产能可以帮助苏联!”

    根据英国情报部门的估计,德国的年石油加工能力不会超过1000万吨(实际上只有600万吨),满足国内需求虽然没有问题,但是不可能向苏联供应成品油。如果德国这么干,那德国自己的油料供应就会陷入困难了。

    也就是说。一旦巴统炼油厂被炸毁,苏联国内很快就会陷入成品油供应短缺。这对正在打仗,而且在另外一个方向(远东)受到日本威胁的苏联而言,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而德国一旦无力供油,那么整个世界上还有谁有这样的石油加工能力呢?

    答案就是:美国、英国和法国!

    而苏联能够求助的也只有美国这个超级工业大国,这样斯大林也就不得不服从罗斯福的意志,减少甚至停止对德国的石油供应了——大英帝国发起这场近乎盲动的冒险的逻辑,也就在于此了。

    ……

    “元帅,刚刚收到中东的情报,法国人将至少80架LeO-451型轰炸机调往了叙利亚。”总参军事情报处长兼战略欺骗局局长盖伦上校走进了赫斯曼的办公室,还给他带来了让人吃惊的消息。

    因为在中东的犹太人中有一定的基础,而且还一直惦记着中东大油田。赫斯曼很早就命令卡纳里斯在中东布设情报网了,因此法国空军的96架LeO-451轰炸机刚刚飞抵,就被德国中央保卫总局给侦察到了。

    “他们又把飞机调往中东了?他们这是……”赫斯曼看了看盖伦上校,皱眉问,“这种LeO-451轰炸机的航程是多少?”

    “最大航程是2900公里,”盖伦回答,“作战半径估计在1000公里以上。”

    这是一款非常不错的中型轰炸机,速度快(480公里平飞时速),航程大,升限高,而且自卫火力也不弱。是法国航空进行夜间骚扰轰炸的利器。现在居然一次调了那么多去中东,显然是有重要任务要执行的。

    “他们要轰炸巴库油田?”赫斯曼自言自语地说,“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倒是可以期待一下!”

    “元帅,他们不会真的那么干吧?”

    “是啊,这也太疯狂了吧?”

    空军总司令凯塞林和海军总司令雷德尔这时都在赫斯曼的办公室里面。他们两人是为了“挥镰行动”和“解放者计划”的开始日期来和赫斯曼商量的——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都将在这两个行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解放者行动”还涉及到海军航空兵转场R那亚的问题(R那亚距离法国地中海舰队母港土伦只有280公里)。

    两人对英****轰炸苏联产油区的事情都表示难以置信。

    “如果是真的呢?”赫斯曼反问了一句,“两位,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苏联会向英法宣战?”凯塞林问。

    “毫无疑问!”雷德尔说着又摇摇头,“但英法不会那么疯狂的,那样干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干?”

    赫斯曼瞧了眼雷德尔,笑了笑说:“大概是你的潜水艇把他们逼急了吧?马上就4月份了,北大西洋不但有好天气,北极还有极昼。如果两艘‘俾斯麦’和两艘‘塞德利兹’在7月或8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