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和罗马帝国进行了切割,欧洲的地中海沿岸(不包括法国的地中海海岸)部分都将是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对意大利而言,这倒是个很大的画饼。而且法国在北非和中东的属地还会割让给意大利。

    “可这样一来意大利会不会太过强大了?”国防部长施莱彻尔元帅皱着眉头插话,“而且一旦意大利控制了地中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区,中东的产油地区也会落入意大利之手。”

    “不会的,”赫斯曼笑着摇了摇头,说,“因为意大利人根本打不过英国,英国人只要稍微费点力气,就能让意大利知道他们根本离不开我们德国。到时候我们再去,就能主导一切了。”

    “万一意大利人赢了呢?”施莱彻尔又问。

    “部长,他们赢不了的,我保证!”赫斯曼非常肯定的回答。

    他的话在施莱彻尔和希特勒听来是大有深意的——如果德国大总参谋部不想让墨索里尼赢,那他就肯定赢不了!

    阿道夫.希特勒认真的想了想,过了一会儿才点点头,说:“这样也好,意大利如果想实现理想,就必须依靠德国,就让他们先去吃点苦头。”

    ……

    “我们昨天晚上从比利时撤出了7500多人,有4艘驱逐舰碰到了水雷,其中2艘被炸沉……”

    4月22日,在唐宁街10号的内阁会议室中,第一海务大臣庞德向英国内阁的成员汇报了前一天晚上的撤军情况。本土舰队出动了4艘巡洋舰和18艘驱逐舰去比利时的3个港口拉人。救出了7500多,代价是2艘驱逐舰重创,2艘驱逐舰被德国人的水雷炸沉,1500多人落水,失踪了500多。

    “7500人……”丘吉尔吸了口雪茄烟,“看来撤出10万人也是有可能的。”他看着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子爵,“子爵,法国和比利时有什么反应?”

    英国从比利时撤出军队的行动是保密的,不仅对德国保密,而且还对英国盟友法国和比利时保密。

    “还没有接到报告,”哈利法克斯子爵回答,“他们可能还不知道,但是我不确定能够隐瞒多久。”

    丘吉尔点点头,说:“尽可能隐瞒,如果法国和比利时方面询问,必须坚决予以否认!”

    丘吉尔早就考虑好了,在公开的大规模撤军开始前,英国远征军的撤退行动必须秘密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法国和比利时军队继续抵抗,为英军的撤退创造条件。

    而为了自圆其说,在大规模撤退开始后,丘吉尔会让英国的宣传部门包装出一个什么撤退的“奇迹”,顺便鼓舞一下英伦三岛的人心。

    “知道了,首相。”哈利法克斯子爵回答。

    丘吉尔又问:“阿拉斯那边怎么样了?”

    总参谋长艾恩赛德上将回答:“还在苦战,我们的装甲部队损失惨重,法国人的3个轻机械化师和第1后备装甲师同时损失很大。”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突围肯定不会取得成功。丘吉尔平静地吸着烟,说道:“如果我们在阿拉斯失败,那就要考虑公开和大规模从比利时撤军了。”

    阿拉斯之战是驻比利时的英法联军突围南下的关键之战,如果打败了,那英法联军就只有从海路撤退了。到了那时,肯定要动员一切船只去捞人了,也就没有什么保密可言。而且那时再要撤军,就不能只撤英军不撤法军了。

    而要同时撤出法军,那就必然会减少获救英军的数量。而且现在德国正在诱降法国,通过西班牙和荷兰开出了“组建欧洲共同体”这个对法国来说不一定是坏事的和平条件。

    万一法国在阿拉斯战役失败后投降,那么从比利时海滩上撤出的法军将不会再为英国的利益而战。甚至在英国地中海舰队袭击了法国海军舰队后,这些人很可能成为英国的敌人!

    “而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