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二十多年亡国之君的女人来说,现在可真是最关键的时刻了。列宁格勒被围将近一年,城中的物资早就消耗得差不多了。从4月份开始,拿列宁格勒户口的苏维埃人就被以各种名目“驱逐出境”了!

    通过这些“背叛”苏维埃祖国的列宁格勒市民,女皇知道了列宁格勒城内几乎变成了饥饿的地狱。所有可以食用的东西都被拿来充饥,普通市民的配给少到了不足以维持生存的地步,每天都有人饿死,而死者的尸体又会莫名其妙的“失踪”。从1943年开始,连城内的军人们也开始挨饿,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所有的人都在盼望这场灾难早一点结束……哪怕城市变成女皇陛下忠实的彼得格勒!

    彼得格勒一旦屈服,奥丽加就不再是一个朝不保夕的流亡君主了。

    而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司令官屈希勒尔元帅也和女皇一样想要拿下列宁格勒——这对德国而言或许意味着要多打上一年或是两年战争,但是对他而言,却是一件足以让子孙后代都骄傲不已的丰功伟绩。

    当然……作为罗曼诺夫王朝的拯救者,实实在在的利益是少不了的!

    就在他愉快的从克罗姆城堡返回自己的司令部时,布尼亚琴科的报告已经送达了。

    “什么?他们在大卢基附近的树林里和红军的步兵打成了一团?”屈希勒尔元帅看到参谋长蒂佩尔斯基希中将递上来的报告,眉头顿时就皱成一团了。

    “元帅,苏联红军有可能会偷袭大卢基。”蒂佩尔斯基希中将已经和参谋们研究过这个情报了。

    “偷袭?”屈希勒尔想了想,“大卢基以东的道路能支撑多少军队通过?”

    “一个步兵军是没有问题的,”蒂佩尔斯基希说,“如果苏联人提前有所准备,或许还能再投入几百辆坦克。现在第4装甲集团军的主力还在大卢基,当然是不怕苏联人偷袭的。可如果第4装甲集团军的部队都南下渡过了韦利卡亚河,那么大卢基周围就有点空虚了。”

    赫斯曼和古德里安制定的《紫色方案》是非常注重“节能环保”的,基本上是怎么省油怎么布署。所以第4装甲集团军就被摆到了大卢基,从列宁格勒通往乌克兰的铁路正好打这儿通过。而且这条路在普斯科夫城还和从莫斯科通往里加的铁路交汇。

    以大卢基为进攻大据点的第4装甲集团军的人员、装备和补给物资,都可以通过铁路线直接从波罗的邦甚至德国本土运过来,不仅非常方便,而且不需要耗费宝贵的燃油。

    而从大卢基南下斯摩棱斯克的距离还不到200公里,也是有铁路相连的,只是因为交战而被切断。一旦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占领了斯摩棱斯克,从大卢基通往斯摩棱斯克的铁路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通车。

    顺便提一下,这个时空苏联境内铁路轨距和德国不同的问题,并没有给入侵苏联的德军造成太大的麻烦。因为德国的波罗的邦境内的铁路和苏联一样,都是5英尺轨距的。

    这是由于波罗的邦(共和国)过去是俄罗斯帝国的领土,那里的铁路大部分都是俄国人修建的。而且在德国得到波兰和立陶宛之前,德国本土和波罗的邦(共和国)之间的运输主要靠海运,同时波罗的邦(共和国)又长期担任着苏联出口物资中转站的角色,同苏联的贸易规模极大。所以波罗的邦(共和国)政府也就一直没有改变铁路轨距标准,直到苏德战争爆发。

    因为这段历史,德国的波罗的邦铁路部门就拥有大量的5英尺轨距的火车头和车皮(在苏德开战前双方的贸易规模很大),而且还有现成的海运+铁路的运输线路,转运物资非常方便。

    所以,在这一次的《紫色方案》中,从大卢基往南打的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其实才是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主力。而普斯科夫州则是第4装甲集团军的后方,一旦被苏军打进来,第4装甲集团军被包围是不可能的(这个集团军太强大了,根本不可能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