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第一次科举制的相关事宜了。

    科举制可谓是一个创新的东西,具体实施起来,还是有很大麻烦的。

    其实说起来,在唐宋的时候,科举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到了明清,科举制彻底成了统治者禁锢思想的工具。

    八股取士原本是为了公平,但到了后来,直接成了统治者禁锢读书人思想的玩意儿,后世儒林外史中,科举制的弊端产生的悲剧,便数之不尽了。

    当然,科举制弊端虽然有,但也是以后的事情了,而且就算是有弊端,比起察举制来说,科举制还是弊大于利的。

    对于第一次的科举,曹冲显得格外上心。

    因此,今日本来是诸葛亮在监考那些远道而来的士子,曹冲倒也是破例到了现场观看。

    看这些人的衣着,曹冲便知道这些人大多数是寒门子弟。

    这点很好理解,毕竟若是世家子的话,实在是没有必要与这些寒门子弟竞争获得爵位官职,因为他们生下来便可以当官的,在同族的人举荐之下,这句话并非是谬言。

    而寒门子弟,便只得靠自己了。

    对于眼前这一幕,曹冲自然是明白的,科举制,本来就是要打破世家对人才的垄断,寒门、普通百姓,才是科举的主力军。

    曹冲将诸葛亮手上的试卷拿起来,便看到了今日的命题。

    “西域如何收复?”

    此时的科举制自然不是明经四书五经那些东西,要考校的,是办实事的能力。

    实际上,曹冲对那些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是半点好感都没有的。

    这个命题,倒是符合曹冲的执政理念。

    曹冲倒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看这些人的回答。

    不过这第一轮的考校,毕竟人多,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曹冲便没有在此地久留,只是吩咐诸葛亮将其中优者的底稿给自己带过来。

    之后,曹冲倒是不知道要去哪里了。

    一下子没有了事做之后,除了与内院的诸位夫人做那些爱做的事情之外,曹冲居然显得有些无聊。

    可能曹冲也是一个工作狂?

    昨日曹冲便狠狠的放纵了一把,但放纵一次可以,可不能整日沉迷声色之中,索性曹冲便到了王宫去求见曹冲。

    曹操要离开邺城了,在他离开之前,或许曹老板有许多要教自己的,吩咐自己的东西,或者是一些口谕,或者是一些告诫。

    这些东西,对于未来的曹冲来说,可是格外重要的。

    想到便做到,曹冲乘坐太子车辇马上到了王宫。

    王宫比之之前要森严不少,一队队的禁卫手持长戈巡逻,基本上没有留下什么死角,即便是传说中的盗圣前来,恐怕也在王宫中讨不到什么便宜。

    到了曹操处理政务的正殿之中,曹冲对着曹操行了一礼,说道:“儿臣拜见父王。”

    曹冲将手上的笔毫放下去,斜眼看了曹冲一下,问道:“太子怎的来了?”

    “父王不日便要离开邺城,儿臣想着父王年岁渐大,自然想多挤些时间陪伴父王,况且,对于治国一道,儿臣可不如父王的,今日还可以向父王请教。”

    听到曹冲这句话,曹老板脸上终于是露出笑容来了。

    “既然你要学,孤自然会教,太子,你上前来罢。”

    曹冲点了点头,慢步走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