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三个人都是在痛骂曹仁曹操的,里面的何夔虽然骂不出声来,但是呜呜呜的声音同样也是威力十足。

    当然,三人里面,骂的最凶的要属郑袤了。

    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人。

    他今年二十出头,看起来年纪轻轻,但是作为荥阳郑氏在邺城的代表,郑袤自然也是有自己的优势的。

    郑袤虽然年轻轻轻,但现在已经是王朗的掾属,并且深受王朗等人的看重,在邺城之中也是交友无数,在同辈之中,能与他齐驾并驱者,寥寥无几。

    年轻人与何夔这种年老成精的人不一样。

    何夔虽然还有气节,但是人活得越老,便越越怕死,锐气不再,暮气上升。

    若是以他现在的模样想法去到了以前,怕也是不敢当面斥责袁术的。

    初生牛犊不怕虎。

    郑袤却是敢。

    他痛骂曹操,以此显示自己的节气与胆识。

    他想要姐这件事来扬名。

    这个想法或许是好的,但是很显然。

    他选错了对象,也选错了时间。

    有时候装逼可以稍微装一下,但是也要注意场合。

    曹仁本来就对这些人没有什么好的印象,现在郑袤又在他面前聒噪,这让曹仁如何忍得了?

    更不用说这些人在曹仁心中早就打上了死人的标签了。

    所以曹仁很干脆,锵的一声,他手上的宝剑一转,郑袤的大好头颅便掉下来了。

    头在地上滚了好几圈,血直溅九重天。

    何夔等人看到眼前的一幕,下意识的沉默下来了。

    他们怕了,他们惜命了,他们不想就如此死去。

    所以在此刻,他们选择了沉默。

    仿佛眼前崔琰的死,郑袤的死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无足轻重的事情。

    他们很安静,而曹仁却是啐了一口,骂的话大概是懦夫一类的话。

    但是即使曹仁口中的话再恶毒,这些世家中人还是保持沉默。

    在恶势力面前,这些人都是会选择从心的。

    就像是明末的东林党人一般,他们敢在朝廷上面与皇帝争斗,却不敢反抗鞑子,他们在汉人的朝廷之上昂首挺胸,却也喜欢在鞑子的朝廷里面卑躬屈膝。

    所谓的世家风骨,所谓的气节。

    不过是一个笑话罢了!

    对于这些世家子弟,你要是与他讲道理,没人能说的过他们。

    他们可以把死人说活,把活人说死,颠倒黑白,不过是他们的基本操作而已。

    但若是他们面对野蛮势力,不讲道理的人的时候,就会变得很乖巧.

    一如他们遇到曹仁一般。

    欺软怕硬,是这些世家子弟具备的基本素养。

    随着崔琰的倒下,宫城外的兵戈消散了,邺城内外的喊叫声似乎也是平息了不少。

    叛乱,好像是就此销声敛迹了。

    曹仁心中有些放松,但是曹操心中却没有半点放松。

    因为真正的波涛,还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崔琰的死,只不过这这场风暴的前奏罢了。

    真正的风雨,还没有真正的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