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军中之人,尤其是曹家夏侯家的人,更是如此。

    汉献帝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更是懦夫,没有半点血性。

    这是曹操营造的汉献帝的形象,也是刘协自保时在这些人眼中形成的印象。

    如此一个懦夫在自己头上,这些曹家夏侯家的将军心中自然是不开心的。

    现在有机会将这个懦夫赶走,他们自然没有道理不做这样的事情的。

    曹丕知道他们心中在想什么,他们这样做,是他们的利益使然。

    而对于曹丕来说,曹操最后若是称帝了,对自己的影响绝对是坏处大于好处的。

    曹丕身后的支持势力之中,有不少对于汉室是有些想法,他们在外都自称是汉臣。

    这些人有很多,崔琰荀彧便是其中之一。

    在之前,这两个人可都是站在自己身后的。

    可是出了一档子事情后,崔琰造反,崔家自然变成了过眼云烟,而曹冲成了荀彧的衣钵传人,更是将荀家这个力量也断了。

    失去了荀家以及崔家的支持,曹丕现在的势力已然是不如之前了。

    若是再出一档子事,那他身后的支持势力就会更少了。

    曹丕并不希望曹操称帝。

    因为这不符合他的利益。

    但是曹丕也不想去劝曹操不称帝。

    在这件事情的选择中,曹丕决定作壁上观。

    再与曹家夏侯家的宗室说了一会话,敷衍几句之后,曹丕也是进入了大成殿了。

    而在曹丕进入大成殿不久,曹冲的身影亦是出现在大成殿外了。

    曹冲并非是一个人来的,在曹冲身后,还有诸葛亮,徐庶一干人。

    曹真等人本来就与曹冲不对付,因此看到曹冲来也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摆了摆手,象征性的行了一礼。

    曹冲也不在意,径直便进入了大成殿,而徐庶诸葛亮等人则是在大成殿外等候。

    这些人中,徐庶的表情有些挣扎。

    他与荀彧一般,都是心怀汉室的,不然他也不可能因为刘备的几句话便替刘备出谋划策。

    他跟随刘备,是因为刘备刘皇叔的身份。

    是因为刘备的兴复汉室。

    但是现在面对着曹操可能的取汉室而代之,徐庶心中有些挣扎。

    徐庶是聪明人,他知道曹操若是真的取汉室而代之的话,对于曹冲的好处绝对是要大于坏处的。

    最起码,曹丕的势力会被狠狠的削弱一次。

    而曹丕的势力被削弱,对于处在竞争对象的一方,曹冲自然是变相加强的了。

    这也是曹丕的劣势。

    曹丕身后有众多的势力不假,但是成分实在是太复杂了,不如曹冲的纯粹。

    许久之后,徐庶也只能深深的叹出一口气来了。

    罢了罢了。

    汉室汉室,我现在已经不是汉臣了。

    哎~

    曹冲走进大成殿中,他自然是不知道徐庶心中的想法的。

    就算是知道,大概也只能一笑了之的无奈吧。

    就如同曹操对待荀彧一般。

    即使你权倾朝野,手握大权,但也管不了一个人心中的想法,以及他的信念。

    此时曹冲目光定格在面前的大成殿上面。

    大成殿经过一次修缮之后,更加大气磅礴了,让人站在此处,面对着几个台阶之上的曹操,便只能仰视的地步。

    而且因为隔着比较长的距离,所以曹操的面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