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新成的军队,便开始成为曹冲最忠诚的队伍了。

    忠诚不是凭空而来的,有的靠利益,有的则是靠个人魅力,以及为他们谋利,为他们着想。

    这三者,曹冲全部都做到了,加上曹冲的身份,收这些人的心,只要一天便可以了。

    出了营地之后,曹冲看着跟在自己身后的几千人,想了想,只是让五百人跟着自己,至于其他人,暂时留在营地。

    至于那些世家子弟,现在可是怕了这些士卒了。

    而这些士卒,已经渐渐不怕他们背后有世家的身份了。

    一下子,身份倒置过来了,曹冲看着这些人惊慌失措的样子,也没打算把他们留在大营之中。

    今天他们的任务完成了,而且是超额完成了。

    曹冲自然不会为难他们,毕竟,他们的用处可是不止于此的。

    在之后,曹冲还有其他的任务要交给他们。

    出了大营,曹冲正式在自己的封地中巡视起来了。

    作为自己的封地,洛阳很大。

    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洛邑、神都。

    洛阳境内山川纵横,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据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称。

    在曹魏之前,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将都城定在洛阳,尤其是西周,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公路网,洛阳是其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

    要想富先修路。

    也正是这便利的交通,让洛阳从一个废墟,重新恢复到现在这副模样。

    可惜这不是在隋炀帝之后,若是在隋炀帝之后的话,便有京杭大运河。

    而正是这条京杭大运河,让洛阳不管在什么朝代,都是富裕的代名词。

    当然,现在,就算是没有大运河,洛阳依然繁华。

    这是比较这时代其他地方而言的,若是换在后世,别说洛阳了,就算是邺城,也比不过后世一个二三线城市。

    曹冲绕着洛阳行走,看看周围的情况。

    洛阳多山,因此在战乱时,尤其是在董卓要迁都的时候,不少人不想背井离乡,直接躲在山里面了。

    譬如太行王屋,伏牛山秦岭嵩山等等等等。

    盘踞在此的难民,渐渐的,便变成了强盗。

    在这几年里面,洛阳城外的盗贼已经不多了,毕竟只要是没战乱,没有谁是想要做贼的。

    但是,也有例外的。

    有些人原本是去逃难的,但是尝到了甜头,便不是那么容易放下了。

    而这些人,不敢在官军面前露头,却劫持沿途商旅,在几年来,可是发生了好几次了。

    曹冲一边巡视洛阳,一边在想着对付这些山贼的办法。

    山贼不除,洛阳要想真正的繁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