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忧国忧民,劳累过度导致英年早逝,实乃我大梁之损失。”一个大臣在这时候开口,说话脸不红气不喘,是宁采臣身后的一个大臣,看起来五十多岁,长相普通,个子有些矮小,在场众人都不由得心里给他树大拇指,这谎话说的,一套一套,朱稷什么货色在场谁不知道,昏庸好色,无德无能,整一块扶不上墙的烂泥巴,到他口中就成了忧国忧民的明君了。

    “不过,国不可一日无君。”就在这时,那个人话锋一转,却是让在场众人脸色都微微一变,只听那人道:“大王子、二王子早逝,我大梁后继无人,这对我大梁而言绝对是大祸,臣以为,务必要马上选出我大梁之君,方可稳定我大梁国土。”

    “赵大人所言甚是,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驾崩,我梁国当马上选出君主,方可稳定民心。”又一个大臣跳出来道:“臣以为,大将军文武双全,才情绝世,论武艺,当世冠绝,论文才智谋,少有人及,如今我梁国后继无人,大将军又是我梁国唯一驸马,与永乐公主成亲,算起来也是陛下的后人,这个王位,非大将军莫属。”

    “正是,大将军文成武德,当继承大统。”

    “继承我梁国王位,我只服大将军。”

    “恳请大将军登临王位。”

    到最后,在场的众多大臣直接跪了下来向宁采臣行礼,这些都是原先站在宁采臣身后的大臣,他们这是在表态,也是有意讨好宁采臣,在宁采臣表现自己的忠心。

    宁采臣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这些人,旁边的陈宫、纪原、纪铉、萧腾等人没有说话,萧王后站在御书房门口也是静而不语,这时候,另一边的梁翀四人却是脸色不好看了起来,那个站在梁翀前面的山羊胡子大臣更是激动的喝道——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我大梁的天下,什么时候轮到一个外人继承了。”

    “那朱大人以为,当由谁来继承我梁国大统呢。”宁采臣身后的一个大臣开口,看着说话的人。

    “这人叫朱洪喜,是朱稷的一个外亲,是梁国宗正。”陈宫小声告诉宁采臣那个人的身份,宁采臣眼神微凝。

    “我朱家的江山当然由我朱家的人继承。”朱洪喜哼道。

    “呵呵,大王子、二王子都已经死去,不知朱大人认为还有谁有资格继位,难道朱大人想自己坐王位不成。”宁采臣身后的那个大臣再次开口,不过言语很不善,眼中带着冷笑,在他看来,现在的朱洪喜就是找死。

    “你!”朱洪喜语气一噎,指着那个大臣说不出话来,眼中还有一丝慌乱。

    “好了,诸位大臣不用再争了,陛下早有遗诏。”

    就在这时,站在御书房门口的萧王后开口了,在他的示意下,一个公公打扮的太监拿着圣旨走到了前面,见到这一幕,众人也都安静了下来,看着那个公公,只听那个公公尖声道——

    “.......先帝一生戎马,建立梁国于乱世,创我大梁百年基业,然,南有汉国虎视眈眈,北有韩氏狼子野心;朕受命于危难之际,兢兢克克,常思富民强国之路,可恨命途多舛,每见梁国百姓疾苦,心如刀割.......悲呼,病魔缠身,有感大限将至,故写下遗诏,望群臣共鉴,郴县宁进之,文武双全,智谋出众,灭黄巾与虎牢关,败汉军于洛水城,揭发奸臣妖孽普渡慈航.....进之之智、之谋、之勇,当世无双,朕死后,当由进之继位....”

    现场陷入诡异的安静,只剩下那个公公有些尖锐的声音,诏书的文字不长,也不短,数百字,不过意思已经很明确,让宁采臣继位。

    “宁将军,接旨吧”最后,那个公公看向宁采臣道。

    “臣,宁进之,接旨!”

    宁采臣躬身走过去,接过遗诏。

    “拜见陛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