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点了点头,说:“总统先生,我们的策略还会继续取得效果,直到为美国赢得有利而且体面的和平。”

    ……

    巴拿马,美国太平洋-大西洋舰队联合司令部。

    “根据目前我们所得到的情报,从贝伦出发的德国(欧洲)舰队一共有60-70艘战舰,其中有9-10艘大型舰队航空母舰,4-5艘重巡洋舰,10艘以上的防空巡洋舰,还有至少40艘驱逐舰。”两洋舰队参谋长麦克莫里斯.查尔斯.霍雷肖海军中将在8月10日下午3点钟时,也拿着海军作战部转来的情报向出任两洋舰队总司令的尼米兹海军上将报告。

    由于美国海军采取了“两洋路线”和欧洲海军作战,因此也就有了两洋协同的问题。原来那种两洋舰队各管一摊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所以在7月底的时候,根据海军作战部的建议,罗斯福同意将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的司令部合并,并且由尼米兹兼任大西洋舰队司令官。

    实际上就是将两洋舰队合并成了一个舰队!

    “9-10艘大型舰队航母……”

    尼米兹听到对手的兵力情况后,不由皱起了眉头。他知道欧洲人的大型航母是“齐柏林”级和“普鲁士”级这两个级别的航母。而这两级航母的标准排水量都在3万吨左右,可以搭载60-90架舰载机,航速大约33-34节,而且装甲坚固,防空火力强大,战力大约相当于美国的“埃塞克斯”级。

    如果一次出动10艘的话,起码也能装上七百架左右的常用舰载机。而且德国人现在拥有的福克636(海怒)和F190T在性能上比美国的F6F、F4U更强——因为德国现在不缺乏有色金属,还得到了英国的航空技术,所以航空发动机比美国要领先不少,造出来的舰载机自然比美国人的要先进了。

    所以拥有8艘“埃塞克斯”级航母的第56特混舰队一定打不过拥有9-10条大型舰队航母的德国人。

    “6000多海里,”尼米兹思索着说,“不走反潜航线的话,300个小时可以到位了。现在已经过去了72个小时,还剩下200多个小时……所以第56特混舰队最多还能在瓦尔帕莱索附近呆10天。”

    “10天应该够了。”霍雷肖海军中将说,“10时间足够让海军陆战队完成卸船作业,应该还能在瓦尔帕莱索海湾附近占领有利阵地,运气好的话,打进圣地亚哥也不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美国海军陆战第1师的编制很大,拥有第1、第5、第4、第7、第11等5个陆战团,师部还直辖了1个两栖攻击营、2个轻装甲侦察营、2个战斗工兵营、1个坦克营、1个坦克歼击营、1个侦察营、1个补给营和5个炮兵营(1个105mm榴弹炮营、1个155mm榴弹炮营、1个自行火炮营、1个反坦克炮营、1个高炮营),总共5团又14营,兵力超过了2万人,拥有坦克/坦克歼击车152辆(M4系列和M10系列各76辆)。实力几乎赶得上德国的一个装甲掷弹兵师了!

    除了这个实力得到了加强的陆战1师之外,和第56特混舰队一起抵达瓦尔帕莱索的还有属于3个飞行大队(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各一个)的150多架战机,以及1个海岸炮兵团(装备M115式203mm榴弹炮)、1个高炮团和1个陆军的工程兵团。

    另外,还有大量的补给、油料、弹药和车辆以及各种施工设备,也都一同运抵了瓦尔帕莱索海湾。

    只要这些部队和物资全部完成卸船,美国人在瓦尔帕莱索海湾就算站稳了脚跟。第56特混舰队自然可以在德国舰队(欧洲联合舰队)到来前撤离到远海。

    “除非德国拥有大量能跟得上航母编队的登陆舰,否则他们的大舰队根本没有办法对付咱们的陆战队。”尼米兹展开了眉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