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也只有他可以担任这个职位了。而且……下一阶段海上作战的重点肯定在太平洋方向吧?”

    欧内斯特.金上将回答:“总统先生,目前参联会还没有决定,不过我个人的看法的确是在太平洋方向寻求航母决战。”

    大西洋方向已经没有什么好打的了,太平洋方向上还是能博一下,万一赢了,陆军航空兵就能以智利为基地轰炸布宜诺斯艾利斯,说不定能把胡安.庇隆炸得倒了台。

    罗斯福点了点头,又问:“圭亚那作战怎么办?还要继续吗?还是立即撤退?”

    “继续!”

    “应该继续!”

    欧内斯特.金和马歇尔的看法完全一样。

    “乔治敦在特立尼达岛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之下,”欧内斯特.金说,“因此补给和增援部队的运输并不困难,完全可以坚持下去。”

    马歇尔又说:“而且英属圭亚那距离特立尼达岛只有四五百公里,如果德国人在那里布署了导弹,说不定能打到特立尼达,这将会对特立尼达岛的防空造成极大的压力。”

    罗斯福点了点头,语气坚决地说:“等莱希上将从瓦胡岛前线返回后,参联会就拿出一个全面的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应该包括防守和在南美洲的作战,还应该向欧洲大陆发起反击……用b-29远程轰炸机和其他我们拥有的手段进行反击!我希望对欧洲的反击,可以尽快展开!”

    威廉.莱希是在罗斯福中风后第二天前往太平洋战场视察的,先去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然后又到了夏威夷群岛,还登上了正在血战中的瓦胡岛。而他前往那些地区视察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在太平洋战场发起新的进攻,而是在探索停战的可能。

    在百慕大群岛战役后,美国已经无力同时维持两场大规模海上战争了,结束对日作战,集中力量抵抗德国(欧洲)也就成了上选之策特别是在对德和谈破裂的情况下(现在谁也不能保证对德和谈一定成功)。

    ……

    “帝国元帅,下一阶段我们的作战重点应该是大西洋方向上的特立尼达岛和太平洋方向上的瓦尔帕莱索。”

    措森,大总参谋部联合情报指挥中心内。空军总司令凯塞林正在一张摆了南美洲军事态势图的大型地图台旁,向赫斯曼提出建议。

    “是两选一吗?”赫斯曼问。

    “不,”凯塞林摇摇头,“我的建议是同时进行两场战役,在瓦尔帕莱索附近的东南太平洋上,用航母和美国人打一场决战,然后夺回瓦尔帕莱索。

    同时在特立尼达岛-圭亚那战场上,我们应该采取果断而猛烈的攻势,夺取特立尼达岛,打开进攻加勒比海和委内瑞拉的通道。”

    “有胜利的把握?”

    “有!”凯塞林元帅非常肯定地回答,“因为我们即将对美国本土展开导弹空袭,届时美国一定会将大部分的战机布署于东海岸,这就给了我们在特立尼达岛和瓦尔帕莱索发起攻势的机会。”

    “圣地亚哥有可能沦陷吗?”赫斯曼突然问了个让人意外的问题。

    “智利的圣地亚哥?”凯塞林摇摇头,“不可能沦陷,我们的海军陆战队已经抵达那里了。而且智利人也调集了大批军队进驻圣地亚哥,那里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10万人。”

    赫斯曼耸耸肩,“那就不考虑进攻瓦尔帕莱索,把航母都调回贝伦。”

    海军元帅雷德尔也在联合情报指挥中心内同赫斯曼、凯塞林一起商量战局。听到赫斯曼的提议,他插话问:“帝国元帅,如果我们不夺回瓦尔帕莱索,布宜诺斯艾利斯就有可能遭到大规模空袭。根据可靠情报,美国人正在瓦尔帕莱索修建可以起降b-29轰炸机的大型机场。”

    “为什么不让美国人炸?”赫斯曼反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