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隆半岛上的美国地面部队撤出。”

    “总统先生……”马歇尔闻言大惊,“阿瓦隆半岛距离纽约只有1800公里,如果我们放弃那里,德国人就拥有了对纽约发动原子弹攻击的据点。”

    “上将,我知道阿瓦隆半岛距离纽约有多近。”杜鲁门没好气地说,“但是我们守得住阿瓦隆半岛吗?德国人的原子弹很快就会把丘吉尔海军要塞夷为平地,到时候我们还是会失去半岛。”他顿了顿,用异常阴沉的语气说,“不过我很怀疑守卫丘吉尔要塞的英国人有没有为了美国去挨原子弹的决心?多诺万上校,你怎么看?”

    这的确是个问题!

    马歇尔看了看战略情报局长多诺万,多诺万摇了摇头,说:“守卫要塞的英军都是比较可靠的,但那是在原子弹爆炸之前……”

    原子弹不仅可以摧毁丘吉尔海军要塞(实际上2万吨当量的海森堡装置没有这样的威力,但是英美方面因为原子弹水下爆炸的场面太大,都高估了德国原子弹的威力),而且还摧毁了获胜和打平的希望!

    现在美国必败无疑,问题只是输多少。而跟随美国作战的英国(加拿大)人的处境更加绝望,不仅面临失败,而且还有可能成为国家的叛徒。因为他们输掉的不仅是一场世界大战,而且还输掉了一场王位继承战争。

    如果他们不想在未来的余生中作为国家的罪人的话,及时归顺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麾下倒是个不错的出路。

    “从阿瓦隆半岛撤退吧!”杜鲁门看到马歇尔无话可说,干脆就自己拍板了,“这是我的命令,陆军参谋部只管去执行!”

    “遵命,先生。”马歇尔站起身,向杜鲁门敬了个军礼,然后拿起军帽又一次离开了会议室,去下达后来被认为是让美国加速滑向深渊的命令。

    ……

    英国海军中将弗雷泽乘坐的部族级驱逐舰“阿萨巴斯卡人”号在康塞普申湾核爆发生的时候,正好躲在贝尔岛背后,因此躲过了一劫。

    但是德国人的原子弹还是严重打击了包括弗雷泽中将在内的所有阿瓦隆半岛上的英军官兵的心理,让他们完全陷入了绝望。

    一向让英国皇家海军引以为傲的“见敌必灭”的精神也随着原子弹的爆炸荡然无存了。海面上在核爆中幸存下来的舰艇(包括编入纽芬兰舰队的美国鱼雷快艇),也不等弗雷泽下令,全都一股脑冲向最近的海滩,也不管有没有港口就直接把舰艇挺在了各种各样的滩涂上,然后就弃船而逃了——在海上连躲原子弹的地方都没有,还是赶紧上岸吧!

    而弗雷泽这个海军中将的表现则稍微强一点儿,总算没让“阿萨巴斯卡人”号在海滩上搁浅,而是让军舰开进了距离丘吉尔海军要塞最近的波图加尔港。下来船以后,就让手下找来了几辆汽车,然后一路直奔丘吉尔海军要塞而去。

    等他昏头昏脑的到了人心惶惶的丘吉尔海军要塞,才发现要塞似乎空无一人!原本应该在要塞外围执勤的英军士兵都不知道跑去哪里了?弗雷泽中将乘坐的汽车一路畅通无阻,通过了几个无人驻守的哨卡,最后被堵在了要塞核心区的入口——因为要塞核心的大门被封闭了,而且也没有人在门外的哨卡里面执勤。

    “怎么回事儿?人呢?人都去哪儿了?”弗雷泽中将望着紧闭的大门和周围空无一人的战壕、防空阵地、反坦克炮阵地和瞭望哨大声发问。

    “大概都去躲原子弹了吧?”弗雷泽的参谋长库克上校倒是猜对了原因。

    海上的英军怕原子弹,要塞里面的英军当然也害怕了!而且之前由美国陆军中将柯林斯领导的盟军纽芬兰岛地面部队司令部从要塞匆忙撤离也严重打击了要塞内英军的士气。所有人都认为丘吉尔海军要塞就是下一个挨原子弹轰炸的目标。

    因此在康塞普申湾核爆发生后,原本驻守在要塞地表上的英军官兵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