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起色之后,信阳候也曾想过将孩子带回来。可怪就怪在这里,只要一下山,小六的病情便会迅速恶化。万般无奈之下,信阳候也只得作罢。

    多年征战在外,连最近的一次见面,都是四年前的事情了。

    难道鸿上大师出事了?当年带小六离开时,鸿上大师说,待到小六下山,便是他圆寂之时。那么以后小六该怎么办?他的身体能够撑得住吗?

    心里想着这些,信阳候心底焦急不已,他迅速赶到花厅,远远地便瞧见一个光着头,穿着皂色佛衣,脚踩芒鞋,手边放着一根竹杖的高挑瘦弱少年坐在桌边,正端着一杯茶。

    “靖儿!”

    年轻和尚抬起头来,刚好望进信阳候眼底。“父亲。”

    “靖儿!你怎么回府来了?”信阳候一把摁住聂靖,不让他起身,然后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你可还好?身子可受得住?到底发生了何事,你怎地下山来了?鸿上大师呢?”

    “师父他老人家云游四海去了,我一个人待在山上,心中对父兄甚是想念,便独自做了主,下山来了。”聂靖笑得有些羞涩,他放下茶盏,问道:“我在山上时,有对误闯草屋的猎户,他们见我一人孤单,便跟我说了些现下的大事,我才知道原来大哥二哥失踪了,怎么,父亲还没有找到他们吗?”

    信阳候摇摇头:“没有。你的身体不要紧吗?”

    “无妨。这么多年来,师父为我精心调理,只要情绪不太过激动便可。”聂靖微微一笑,他浑身都透出一种心胸昂然的气度来,给人一种宽广豁达之感,似乎什么都看得开,也什么都不在意。若不是认得这的确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信阳候真的要以为眼前这是位正正经经的出家人了。

    “靖儿,当年鸿上大师只说要带你离开,可没说要你出家呀!”信阳候瞧着儿子一身僧人打扮,内心担忧不已。“难道你真的想出家?”竟然已经剃度了……

    聂靖仍然微笑以对:“父亲多虑了,师父从不曾干涉我的想法,我的事情,师父也都交由我自己来做决定。头发是我请师父剃的,不过我还没有正式出家。师父说,待我见识过人间烟火事,仍能初心不改的话,他才愿意为我剃度。至于这僧衣芒鞋……山上简陋,只有这些穿。”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可他却从师父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师父说,此番他云游苦行,至少要去个半年左右,在此期间,我可以决定下不下山,只要在他老人家回来之前回去便可。我虽然不眷恋人间烟火,心中却颇为挂念父亲和兄长们,是以回来看看,父亲不会不欢迎吧?”

    “怎么会?!”信阳候连忙否认。“不过你应该累了吧?瞧你的鞋子沾满污泥,你是自己一路走回来的吗?”

    聂靖道:“正是,山上用不着银子,我一路都是走来的,饿了便向着周遭人家化缘。”说着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脏兮兮且沾了泥土的裤腿,自嘲道:“这也难免家丁们不相信我是侯府中人了。”

    虽然有好多话想与儿子说,可信阳候仍忍不住要担心聂靖的身体,连忙要下人带少爷去休息,并准备饭菜……“父亲,不要荤腥,我食素的。”

    信阳候点点头,突然,聂娉婷柔和的嗓音从门口传来:“这是小六吗?”

    闻言,聂靖抬眼望去,见一位貌美过人的女子站在花厅门口,正笑吟吟地望着自己,忙起身拱手道:“大姐。”

    “小六何必如此客气,你我都是一家人,难道还用这么见外吗?”聂娉婷笑着走进来。“爹爹不必费心了,一得到小六回府的消息,女儿便已经命人将浴水饭菜都准备好了。怕小六不食荤腥,特意准备的素斋。还有换洗的衣物也都已备好,只待小六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大姐费心了。”

    信阳候也说:“辛苦你了,聘婷。”

    “不辛苦。”聂娉婷面上带笑,眼神却将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