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你们姐妹一人一支。”特意强调了一番。

    通透的玉簪打磨的圆润光洁,镂空玉兰花的簪托中嵌着指甲盖大小艳红如火的珊瑚,算不得贵重却胜在精致,确实很漂亮。

    “娘真是偏心,这支可要比我那支好看一些。”薛思画接在手里左右看了看,笑望着幼清,“不过正适合清表姐的气质,我帮你戴上。”说着起身不由分说的别在幼清的发髻上。

    似乎画龙点睛般,幼清的妆容一下子亮丽了几分。

    方氏看着露出会心的笑,她道:“快谢谢你二婶,把这么好的东西给你了。”

    幼清起身顺着方氏的话向刘氏行了礼:“无功不受禄,我实在是受之有愧。”她有些羞涩的望着刘氏,“我给二婶做件抹额吧,我女红没有妹妹好还望二婶不要嫌弃。”

    “只要是你做的,我都喜欢。”刘氏显得很是高兴,“做了正好留着过年用。”

    幼清笑着点头。

    “娘家的侄儿十一月十四小定。”她笑着和方氏说着,余光却在观察着幼清,“也不知那姑娘有没有咱们清丫头一半漂亮乖巧。”

    幼清垂着头脸上微微一红。

    方氏却是一愣:“可是刘三公子?”她皱眉想了想,“这都小定了,我竟是刚刚听说,是哪家的小姐?刘二小姐和郑家的婚事可有眉目了?”

    “前头还没敲定,所以我就没提。”刘氏掩面一笑,道,“定的是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使曾毅曾大人的千金。至于彩玉和郑家的亲事还没定,瞧着大约要等开年后了。”

    方氏显然没有听过曾毅的大名,不由露出疑惑的样子。

    咦?幼清微微一怔,她如果没有记错,刘三公子是武威侯的庶子,确实是和曾毅的次女结了亲,她还随着方氏去武威侯观礼,只是她清楚的记得两家的小定分明是在开年的三月,当时刘氏还在院子里摆了许多各色名贵花中供人观赏,她痴痴的看了一个上午。

    刘家的两门亲事,郑家是先皇后的娘家,曾大人又是东厂总督钱宁的干儿子……武威侯也真是迫不及待啊。

    只是奇怪,这一次的时间似乎提前了一些。

    “也是双喜临门了。”方氏想到武威侯除了这位刘三公子,似乎还有个公子年岁和薛明一样大的,她不由朝幼清看了看,笑道,“到时候我定要过去讨杯水酒吃。”

    方氏点点头,掩面而笑起来。

    几个人又说了会儿话,幼清跟着方氏告辞出了院子,薛思琪和周文茵早不见了身影,方氏吩咐春杏去找:“亭子里几位少爷在烤鱼,外院酒席还没有撤,你去和两位小姐说一声,嘱咐她们不要乱跑。”

    春杏应是撑着伞带着小丫头去找周文茵和薛思琪。

    “你大姐什么时候走的。”方氏和幼清并肩走着低声问道,“谁来喊她的?”

    幼清如实的回道:“是春银姑娘来喊的,走了约莫半盏茶的功夫您和二婶就到了。”方氏闻言点了点头,也没有多想,幼清想了想笑问道,“姑母这几日都在二婶这边忙着,听说来了许多管事仆妇,还见了好几位家里的大掌柜,您一定累了吧。”

    “可不是。”方氏说的随意,“要不是陆妈妈劝着,我还不知道这些事也能这么辛苦。”她说着叹了口气,却又道,“不过倒也不是没有收获,我才知道原来咱们外头已经有这么多的产业了,年年账本送过来我也没空细瞧,今年走了个过场,到是弄了个明白。”

    果然是陆妈妈和她说的,幼清心头暗暗松了一口气。

    方氏来有她来的好处,即便是走个过场也是好的,将来一旦分家,至少她和那些铺子里的掌柜们也混过脸熟,不至于对面不相识。

    “姑母理着中馈,哪里有空事事亲力亲为。”幼清笑着道,“不过以后您若是想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